腰部疾病有哪些 脊柱周围的肌肉分布

脊柱周围的肌肉分布1

腰部疾病有哪些 脊柱周围的肌肉分布

文章插图
脊柱周围的肌肉从位置上看分别位于脊柱的背侧和前外侧 。它们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柱 。
(一)背侧组主要包括颈、背部的浅层、深层肌及作用于骨盆的臀肌和股后肌 。
1、浅层:均起自棘突,止于肱骨上端及肋骨,以运动上肢及肋骨 。在项部及背上部有斜方肌、背下部有背阔肌 。其前方有肩胛提肌、菱形肌和上后锯肌 。在腰部有下后锯肌 。
2、深层:深层肌主要维持脊柱的挺伸,分为长肌和短肌 。长肌有夹肌和骶棘肌(夹肌包括颈夹肌等),前者自项韧带和上位胸椎棘突向外下斜行 。止于枕骨及颈椎横突 。可使颈后伸、侧屈及向对侧转头;骶棘肌亦称竖脊肌,起自骶骨和髂嵴,向上分为多肌齿,可止于椎骨、肋骨,最长者可达枕骨 。全肌可分为外侧的髂肋肌、中间的最长肌及内侧的棘肌 。一侧骶棘肌收缩,使脊柱侧屈;双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后伸、仰头 。短肌有横突棘肌,位于骶棘肌深层,起自横突,向内上止于棘突 。自浅入深有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及横突肌、棘间肌等 。它们可使脊柱挺伸、侧旋、侧屈 。在枕部深层有枕下肌,包括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及头后小直肌 。它们可使头回旋和后仰 。
3、臀部和股后部肌:如臀大、中、小肌及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等 。可维持骨盆后仰 。
(二)前外侧组1、颈部:浅层的胸锁乳突肌可间接作用于脊柱 。进行仰头、屈项及向对侧转头等运动 。深层则位于脊柱的前方和两外侧 。前者有头长肌和颈长肌,参与头的前俯和颈前屈 。后者包括前、中、后3对斜角肌 。它们起自颈椎横突止于第1和第2肋 。前斜角肌可起于第3-6颈椎前结节或后结节 。故而第3-6颈神经根一穿过前斜角肌起点外行 。当该肌紧张时可牵拉相应的脊神经根 。反之,脊神经根处病变时亦可引起前斜角肌紧张甚至痉挛 。
2、腹部:腹前外侧群肌如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除容纳保护脏器、增加腹压外,还能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 。腹后壁的腰方肌亦可侧屈脊柱 。
3、起自腰椎体、横突等的髂腰肌向外下走行,止于股骨小转子,能使脊柱和骨盆前屈 。
腰部疾病有哪些2(一)腰部软组织劳损腰部软组织劳损属中医学“腰痛”、“腰脊痛”范畴 。常见原因是:
①长期弯腰工作或工作姿势不良 。腰肌长时间处于牵伸状态,形成了积累性的劳损变性 。
②急性腰肌损伤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 。损伤组织未得到充分修复而遗留慢性腰痛 。
③腰椎先天或后天畸形、腰部外伤、腰肌过度疲劳或下肢畸形等也易发生腰肌劳损 。
在诸原因作用下,首先引起创伤性软组织炎性反应,到后期则因创伤性炎性反应程度不同而导致软组织粘连、纤维化或瘢痕化 。其结果可以刺激或压迫感觉神经及营养血管而导致腰痛及放射痛 。临床上腰部软组织劳损实际上包括腰肌、筋膜、韧带、髋关节等多种复合组织的损伤 。
(二)腰部肌筋膜炎肌筋膜炎又称纤维织炎,为身体富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腱、腱鞘、肌膜、韧带、骨膜和皮下组织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 。多因风、寒、湿所引起,亦可因损伤、感染、风湿热或寄生虫感染而发生,前者称原发性,后者称为继发性 。腰背部、骶髂部为好发部位 。
(三)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棘上、棘间和黄韧带都是由密集的胶原结缔组织构成,是纤维关节的重要结构 。它们将相邻的骨体连接在一起 。它带有柔性、屈折性,以便于关节活动 。另一方面,它有足够的强力和牢靠性 。可以耐受强大的拉力但不能伸长 。因此,在急性扭伤时,韧带易被断裂;在持续或间断牵拉时韧带将松弛 。一旦韧带失去弹性就不易恢复原有的力量 。
(1)棘上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损伤是体力劳动者的常见病、多发病 。损伤后若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常导致慢性韧带劳损而不能胜任繁重劳动 。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顶上的索状纤维组织 。据统计,73%止于第4腰椎,22%止于第3腰椎,仅5%止于第5腰椎 。由于该解剖特点使下腰较弱,又是最活动区 。据报道中年人可有75%的人有棘间韧带变性,加之局部外伤,故韧带极易在该处撕裂 。在正常情况下 。这些韧带皆受骶棘肌保护而免受损伤 。当人体充分弯腰搬移重物时,骶棘肌处于松弛状态,臀部肌肉和大腿后部肌肉收缩 。以腰椎为杠杆将重物提起 。支点常位于腰骶部,此时因无骶棘肌保护,所以重力全落在韧带上 。当脊柱突然屈伸时,极易造成棘上韧带从个别棘突上撕脱 。尤以下腰部和腰骶部多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