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坐看云起表达什么感情( 二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坐看云起表达什么感情

文章插图

而“水穷云起”又是其“中岁颇好道”的收获与感悟 , 也就是”胜事空自知“ 。
清朝屈复《唐诗成法》中对这首诗剖析到:
一家别业之由 。二别业 。三四承一二 。五六承三四 。七八承五六结 。无一语说别业 , 却语语是别业 , 神妙乃尔 。以“中岁”生“晚家” , 以“独往”生“自知” , 以“行到”应“独往” , 以“坐看”应“自知” , 以“水穷”、“云起”应“兴来”、“胜事” , 以“林叟”、“谈笑”而用“偶然”字总应上 , 此律中带古法 。
第一句写去终南山居住的原因 , 第二句写了自己住到了终南别业 。三四句承接了一二句 , 五六句(颈联)又承接了三四句(颔联) 。
没有一个词说别业 , 但是每一句都围绕着别业展开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坐看云起表达什么感情

文章插图

结束语这首诗每一步都环环相扣 , 一直到”偶然值林叟 , 谈笑无还期 。“
偶然二字 , 可以看出其”兴来每独往”的随意性 , 人是随意的 , 水云其实也是随意的 。其背后的禅理 , 也是人与自然的融合 , 这里包含是时有时无的随意  , 也有生生灭灭的自然规律。
作诗之法 , 在于如何用淡语不露声色地让读者感受到内涵的妙理 。
其实自己作诗多了 , 就会知道 , 不是读者多事 , 把人家作者的诗意猜来猜去 , 而是优秀的作者有意营造这种效果: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
我们自己作诗的时候 , 也要注意这一点 。
@老街味道
观宋填词120 袁去华这三首词 , 写出了宋词的咏物怀人之妙
观宋填词119 从王千秋这首宋词中 了解唐诗折腰句与折腰体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