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跳高训练

北京的“‘李小猫不爱吃鱼”把心事留在轰隆隆的地铁车厢 , 让进门前的夜色洗去烦躁、焦虑和DDL;远在加拿大卡尔加里的 Ivie 准时结束自己蜡烛店的工作 , 冲向沙发……
她们是在地球两端的陌生人 , 有15个小时的时差 , 却会在结束工作后热切奔向同一个地方 。
猫的身旁 。
Ivie :“下班一吻解千愁 。”
图片来自 Reddit “Pets are Amazing”
在人们无时不刻地被任何议题不断分裂成无数个阵营的今天 , 猫猫狗狗大概是为数不多的能让多数人能达成一致的事了 。在全世界范围内 , 对于宠物的喜爱也是跨越了种族、文化隔阂、甚至时间的喜爱最大公约数 。
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 , 到今天 , 中国城镇中至少有6000万人拥有宠物 , 其中近一半来自90后和更年轻的群体 。而对于其中独居的年轻人来说 , 有了宠物 , 屋子才真正变成了家 。
他们每天怀着相似的心情下班回家——不管这一天过得如何 , 总期待推开门的那一刻 。门背后 , 因为那个小家伙 , 生活敞开了温馨美好、缓缓流动的一面 。
而当越来越多人选择以投入猫猫狗狗温柔乡的方式消解在别处的困境 , 我们与宠物的感情连结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革 , 前所未有的紧密深厚 。我们体验着更多挫败、失望和孤独 , 也更多地把感情投射向了宠物 。
于是 , 我们和宠物的故事 , 也就是我们自己成长的故事 。
宠物身边 , 就是我们的避难所|虎扯电台(点击此处收听)
vol. 141
主播:李小猫不爱吃鱼、西瓜、芳菲、渣渣郡
录制、剪辑:七六三
对人类来说 , 宠物是什么?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
宠物 , 又称伴侣动物(Companion animal) , 一般是指人为了娱乐而饲养的动物 。
显然 , 这个定义的最后半句今天已经不再适用 。
如果让中老年金吉拉“鳌拜”的“母亲”芳菲重写后半句 , 或许会是:一般是指人为了可以更好地生活而供养的家庭成员;
9岁的鳌拜
如果让拥有两只猫的“李小猫不爱吃鱼”重写 , 或许又会是一般指人为了从残酷职场逃生并迅速满血复活而供养的伙伴;
李粽八(前)和妙五(后)
如果让新晋狗爸逢春重写 , 或许是一般指人获得活下去的勇气而供养的孩子 。
逢春的捡来的“汤圆”:“床是我的 , 地板是你的 。”
这些描述中 ,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不同的人而言 , 宠物角色的微妙区别 。不过 , 有一点是相同的 , 宠物是我们情绪的容器 , 不但疗愈我们 , 还在无形中给我们注入力量 。
这种力量与感情的双向流动并非只是人类的自作多情 。一个广为流传的案例是 , 2013年波士顿空袭案后金毛猎犬对受伤者进行的心灵疗愈 。
当时 , 很多受伤者无法从恐怖的爆炸场景走出来 , 他们在医院情绪低落 , 常常陷入恐惧 , 5只受过专门训练的金毛猎犬来到他们身边后 , 安静温顺地让他们抚摸 , 倾听受伤者的所有情愫 。很快 , 卸下所有防备的笑容重新出现在了这些受伤者的脸上 。
再往前一年 , 一群受过专业训练的拉布拉多犬也通过类似的方式 , 疗愈过一群经历过校园枪击案的孩子 , 甚至成功让受到刺激无法开口讲话的孩子再次开始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