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马车是怎么减震的?坐久了会屁股疼

伏兔,就是古代车辆上连接车厢底板与车轴的物件 。因其形状如兔伏,因此得名“伏兔” 。通常也被叫做“屐” 。以《车制图解》的解释,正是有这个纵向置于车轴上的装置的,车辆在高速行进中,才能够保持车身的稳定 。《释名》里更形容这装置“似人屐也” 。车辆上装上了“伏兔”,就好比人穿上鞋走路 。
木制车辆 。这不是专门来减震,但有一定的减震效果 。木质材料本有韧性,可以起到缓冲效果 。包括车轮、车架等,结合处有微小活动空间 。有的车板是类似于一个大筛子,减震效果不错 。如果直接坐在车板上,路途遥远的话,屁股就颠破了 。古人一般会在车内铺上较厚的褥子,再放个厚点儿的软垫,好像弹簧床一样,正常走的话很舒服 。
奚车在唐宋是非常出名的,很多人未能有一辆奚车而感到自豪,袭人造车也成了一项产业,辽宋都像他们购买奚车 。这应该是古代造车技术的最高水平了 。但是奚车仍无减震构造,从料带比划里可以看到奚车的大致样子 。该画中的奚车,前宽后窄,车毂较长,车轮略大,车轴则较短 。辽史记载契丹之车,皆资于奚 。
最后来说说商贾 。他们虽然有钱,但是地位很低,限制很多,所以说他们坐的车也和老百姓的差不多,他们可能注重的也是车的商用作用啦 。
【古代马车是怎么减震的?坐久了会屁股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