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为何跟一棵白果树熬鳔】老北京话有所谓“熬鳔”,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说到或听到了 。这个词的本义是指把鱼鳔慢慢熬制成一种胶,形容某个人专注于一件事,反反复复,黏黏糊糊,软磨硬泡、纠缠不休,跟“执着”有点儿近义却显得贬义一些 。
把“熬鳔”一词用在有点儿“轴”、有点儿死心眼的小市民身上,倒还无妨,但是如果用在达官显贵乃至皇亲国戚上,就未免不恭,但偏偏清末掌国的慈禧太后,就干出这么一档子事儿来,跟一棵白果树“熬鳔”个没完没了 。
一
来龙正脉,点穴最佳
北京西郊北安河乡的妙高峰古香道旁有一座“七王坟”,埋葬的是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奕譞 。
七王坟最早叫“香水寺”,建于东汉建武五年,唐代改成“法云寺”,金章宗完颜璟时期又赐名“香水院” 。明代笔记《帝京景物略》有记:“小峰屏簇,一尊峰刺入空际者,妙高峰 。峰下法云寺,寺有双泉,鸣于左右,寺门内甃为方塘 。殿倚石,石根两泉源出:西泉出经茶灶,绕中溜;东泉出经饭灶,绕外垣;汇于方塘,所谓香水已 。金章宗设六院游览,此其一院 。草际断碑,香水院三字存焉 。”
网络配图
咸丰十一年,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除掉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开始执掌大清朝政 。在这次政变中,奕譞坚定地站在慈禧一方,亲自带兵在半壁店捉拿了护送咸丰梓宫的肃顺,立下了大功,从此不断得到升迁 。同治三年,年仅25岁的他被加封亲王衔,同治十一年晋封醇亲王……青年时代的奕譞颇有些雄心壮志,以操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八旗兵为理想,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发现自己才具有限,而那个垂帘听政的嫂嫂又是个权力欲极强、政治手腕过人的政治家,所以变得忧谗畏讥,小心翼翼,有点风吹草动就紧张得不行,身体也越来越坏,对于朝政,能躲就躲,没病也要称病 。
同治七年的夏天,奕譞到位于北京西郊的蔚秀园别墅休养,其间他挂念自己园寝的选址,就带了一位名叫李尧民的风水先生前往妙高峰一游,李尧民对香水院一带的风水连连叫好,认为此地乃“来龙正脉,点穴最佳” 。遂选定此地为园寝基址,陆陆续续直到光绪二十五年才算完工,耗资二十七万六千多两白银 。
慈禧“熬鳔”的那棵白果树,就位于墓地南侧围墙外面 。这件事的原因说来复杂 。公元1874年,同治帝病逝,在选择皇位继承者时,慈禧为了继续把持朝政,选定了奕譞的次子、时年只有四岁的载湉嗣位,是为光绪帝,据说圣旨下到醇亲王府时,奕譞吓得昏死过去,连连称祸,因为他深知自己作为皇帝的“生父”,客观上一定对慈禧权力的正当性形成挑战——按照规矩,儿子称帝,他这个“生父”无论摄政还是议政都是合理的,而奕譞自知绝非慈禧太后的对手,却又一定会备受慈禧太后的猜忌,所以有生之年只怕能保全脖子上的这颗脑袋都难,因此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奕譞小心翼翼,不敢妄言妄行,才算保全了首级 。
有一事可以证明奕譞畏祸到了何等地步 。1886年5月,北洋水师举行大阅兵,接受朝廷检阅 。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朝廷钦派大臣校阅,慈禧太后派时任总理海军大臣的奕譞前往北洋阅兵 。清末学者、“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派大臣王照在笔记《德宗遗事》一书中写道,奕譞这个总理海军大臣,原本就是慈禧为了便于从海军经费中挪用款项修建颐和园安排的,奕譞对慈禧的命令,从来不敢有违,听说慈禧要派自己阅兵,这涉及“兵权”的事儿最是敏感,登时吓得不轻,而更加令他恐惧的,是“懿旨赐乘杏黄轿,王不敢乘而心益加惕”,为了应对慈禧的试探,奕譞“力请派李莲英偕往出京,后每见文武各员,皆命莲英随见”,其意,无非是避免擅权的嫌疑罢了 。
- 因为何事?李清照为离婚不惜宁愿坐牢?
- 周幽王如此宠溺但褒姒为何从来都不笑呢
- 宋江把扈三娘许给王英为何不留给自己做老婆
- 读书五行并下的汉朝天才应奉为何没有名气应奉生平事迹简介
- 李如柏是什么人?为何能对努尔哈赤造成威胁
- 为官清廉的韩延寿为何险些被诛九族?生前深受爱戴死后又为何被弃市
- 为何武则天一生推崇佛教?原因无非这几点
- 皇帝刁难大臣,为何赐两个梨让他分给家中900人吃?
- 他是花木兰的丈夫,为何却鲜有人知?
- 200多位公主有80个多嫁不出去,唐朝公主能否结婚为何太监能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