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玄奘:偷渡出国路上遭徒弟抛弃

【历史上的玄奘:偷渡出国路上遭徒弟抛弃】真实的玄奘出生经历至今还是个谜,他生于何时、何地,目前还没有定论 。一般认为,玄奘于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出家前姓陈名祎,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 。
那么,玄奘出生时是否有什么异常迹象呢?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曾有这样一段故事:大师初生时,他的母亲梦见一位白衣法师向她辞行,法师说:“为了求法,所以要西行 。”这位白衣法师就是玄奘 。虽然这只是一段传说,但玄奘法师小时候的表现不同常人确有其事 。
另有一种说法是,玄奘大师是父母晚年所生,当时他的父亲大约在五十岁左右 。晚年得子,让父母对他格外疼惜 。玄奘幼年时聪颖早慧,过目不忘,日记千诵 。
玄奘大师是佛学奇才,那么他是如何出家的呢?《西游记》中记载,玄奘是如来座下金蝉长老转世,踏上西天之路是命中注定的 。在《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都将玄奘出家的动机解释为对佛法的崇信 。相比之下,道宣在《续高僧传·唐京师大慈恩寺释玄奘传》中的记载则颇为微妙,其中提到“少罹穷酷”四个字,似乎暗示玄奘是因为少年时期生活困顿才出家的 。
按照《续高僧传》的记载,玄奘的家境开始还是不错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其父陈惠曾是县官,母亲是隋洛州长史宋钦之女,玄奘法师是第四子 。玄奘的母亲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八岁前他的父亲又因年迈多病而辞官归故,这造成了玄奘幼年困顿的局面 。

历史上的玄奘:偷渡出国路上遭徒弟抛弃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玄奘的二哥首先出家,法名长捷,住洛阳净土寺,玄奘经常跟随他去学习佛教经典 。十三岁时玄奘也出家了 。成年后玄奘便云游各地,参访名僧 。先后向慧休、道深等高僧学习贯通众多佛教经书,造诣日深 。
那么,是谁促使玄奘西行取经?他西去取经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小说中是这么说的:观音菩萨在唐僧举办水陆法会时,问他是否会谈大乘法 。唐僧正苦于在国内学不到大乘,就很虚心地向菩萨请教,菩萨趁机指点他到西天取大乘经普度众生 。于是玄奘主动向唐太宗请缨,踏上了漫漫西行道路 。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在中国历史上,早在玄奘之前就有很多人西行取经,这些事迹让玄奘心生向往 。其中东晋僧人法显的成功及其所撰《佛国记》,更直接激发了玄奘求取佛教经典的决心 。另外一个促使玄奘西行的重要原因是,玄奘在学佛过程中发现,当时佛教界对同一经典的诠释存在巨大差异,这种歧义不能相互统一、协调,对于佛教的发展是明显的隐患 。
唐武德九年(626年),玄奘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他是印度纳兰陀寺权威佛学家戒贤的弟子,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十万颂 。玄奘听到这个消息如获至宝,亲自登门向这位印度高僧请教 。玄奘听他说戒贤深谙百家佛学经典,并且正在纳兰陀寺讲学,于是立下西行求法的决心 。
西行的真正障碍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西行途中的最大障碍来自妖魔鬼怪 。在小说中,唐僧是由唐太宗亲自任命去西天取经的 。临行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 。然而,真实的玄奘在西行伊始,最主要的障碍却来自朝廷 。
网络配图
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国人不允许出境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几次三番申请“过所”(即通行证,小说中的通关文牒),以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 。此事并没有打消玄奘西行求法的念头,他决心寻找机会西行 。根据当时规定,私度边关比私度内地关隘惩罚更重,所以他的这个决定非常危险 。贞观三年(629年),长安遭遇大灾,政府允许百姓自寻出路,玄奘借机混入灾民中偷渡出关 。那年,玄奘刚好二十七岁 。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