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题阻风三峰下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西江月 黄陵庙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古诗原文及翻译

又题阻风三峰下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西江月 黄陵庙

文章插图
作者: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 。放起鳞鳞细浪 。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 。准拟岳阳楼上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南宋?张孝祥满载一船明月,平铺...
又题阻风三峰下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西江月 黄陵庙

文章插图
(1)答一:上片写景,但诗人并没有正面描绘舟行所遇狂风恶浪的险境,而是侧重写怒涛渐息后的奇妙遐想;下片抒情借此展开,显得自然真实 。答二:上片写景用比喻、拟人手法,不说自己被风所阻,而说是波神殷勤好客,这就为下片抒发旷达乐观之情做好了铺垫 。答三:这首词上下片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兼以雄放的笔力,化景物为情思,写得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
(2)答: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此时胸怀远大理想(末句“准拟岳阳楼上”),虽遭遇挫折,但旷达乐观的潇洒心境 。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又题阻风三峰下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西江月 黄陵庙

文章插图
【答案】
【小题1】D
【小题2】达观、豪迈的胸怀 。①“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却说是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 。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 。体现了词人的达观;②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此刻的心境,犹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前一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的声响,就象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 。这种生动的比喻表现词人所独有的想象 。后一句则是表达他内心的愿望,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
点评:领会诗意,理解诗句的丰富内涵和意蕴,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语言的特殊性,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中国的诗词,绝大多都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诗歌当然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既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 。诗歌必须对语言做出变形才行 。实际上,也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 。只有了解了诗歌的语言特点,才能准确理解诗句,从而领略到诗词的意境,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产生乐趣 。
【小题2】试题分析:抓住词中写景后的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分析: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和诗人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
点评:考点的重点在于把握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抒发的情感,以及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态度 。解答这类题时,可以把握住诗歌的体裁特征 。比如本题的考查材料是首词,对于词来讲,常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议论,因而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就要紧紧抓住词的下片 。另外,在词中一些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常常在词中出现,这也是理解诗人感情和观点态度的抓手 。如本题中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就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