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祖堂对联,海南的风景名胜介绍( 三 )


南宋末年 , 中原板荡 , 宋室后裔纷纷隐姓埋名以避祸 , 我祖先的这一支在福州连江县江南村安顿下来修身养息 。到了明初 , 洪武皇帝诏令前代宋室复姓 , 先祖赵恢赵汝弘赴京应试 , 高中榜眼 , 后还乡建家庙以传至今 , 现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
石头丹陛佐证皇族
2月20日 , 在福州仓山区博物馆潘越馆长带领下 , 采访人员驱车来到仓山区盖山镇天水村的一个祠堂前 。
这个不起眼的祠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 , 正门前横书金字:江南赵氏祠堂;两边的对联:“宋室天潢派 , 江南鼎甲家” , 提醒人们莫忘这里曾经有过的煊赫历史 。
绕过了堆满各种神像的供桌 , 我们看到宋太祖赵匡胤和他弟弟太宗赵光义、魏王赵光美三人身着朝服 , 正襟危坐 , 身后是他们父母的塑像 。塑像的旁边是黄灿灿的十八般兵器 。这是赵氏族人按照皇家的规格打造和设置的銮驾仪仗 , 但是现在只剩下陈列在旁边的这些兵器 , 其他的早已经不知去向 , 皇家的气派也因此大大逊色 。
三位先祖的旁边挂着宋代18位皇帝的画像 , 包括了南宋最后一位小皇帝赵 。“别的祠堂一般在中间供奉先祖牌位 , 边上是历代先人的牌位 , 而这里供奉的却是宋代列位皇帝的塑像 , 这就是这里的赵家祠堂与众不同的地方 。”潘越馆长指着这些画像说道 。
还能体现祠堂与众不同的 , 是台阶上那乾隆十三年制的石头丹陛 。普通祠堂是不允许使用丹陛的 , 石头丹陛上的四爪雕龙是正面的 , 三个高高在上的君王仿佛又回到那临朝听政的金銮殿 , 只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说明皇家的风范了 。
“百家称首姓 , 万派衍天潢”、“天水御六裔 , 江南第一家” , 祠堂内这样的对联让人多少还感觉到当年赵氏一统中原的王者之风 。而祠堂中清代名人郑孝胥题写的对联“见忾闻霜露有怀常怵惕 , 慎终追远春秋匪懈笃蒸常”更令人玩味良久 。
族谱细说来龙去脉
在祠堂的一间小屋里 , 我们有幸看到赵家的族谱(图3) , 发黄的纸张、已经有些暗淡的墨色 , 记载这支赵氏族人是如何来到福州的 。据说 , 赵光义接了哥哥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后 , 并没有按照母亲的遗嘱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美 , 反而将他贬往西京 , 后遣往房州 。此后 , 赵光美的第六代孙昌国公赵公俊迁徙来到福州 , 并终老于此 , 安葬在今竹岐一带 。到了明永乐十三年(1416年) , 赵光美第15代孙“由福州省郡南津坊迁于南门外吴山乡赵厝 , 后为盖山镇天水和六凤两村” 。从此 , 赵家子孙在这里安顿下来 , 静静过着他们平头百姓的生活 。赵光美一系从公元1416年迁徙到此至今 , 已繁衍到第38代 , 总人口已经数万人 。现在居住在天水村和六凤村的还有800多户 , 近3000多人 。比起漳浦“赵家堡” , 村里的老人很认真地说:我们的历史比他们久 。“赵家堡”一支在南宋末年才来到福建 , 而我们这一支比他们早了200多年 。
皇族身份早已遗忘
几百年来 , 这支赵氏族人默默无闻地生活在这个小村庄里 。由于他们不是逃难来的 , 因此不必修建宏伟坚固的建筑 , 由于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成为皇帝的希望 , 他们也没有“光复大宋”的遗训和生活目标 , 所以同为赵光美的后代 , 他们远远没有“赵家堡”那么大的名气 。一座房子 , 几亩田地 , 天水村的人过着安详宁静的生活 。村里的老人们说 , 他们曾经还有些古物 , 都在历史变迁中散失 , 现在只有这个祠堂还维系着他们与祖先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