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名人志清代状元蔡以台( 三 )


纵观他的仕途生涯毕竟还是比较短的 , 之所以未能在仕途取得进展 , 与他厌倦官场的思想 , 以及期望凭借自身的才华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有着很大关系 。可惜的是他不幸早逝 , 否则 , 他完全可以与秦大士、蒋士铨等人一样 , 从官场激流勇退之后 , 在文学书画方面取得骄人的业绩 。
父传身教 人过留名
蔡以台之所以能勤奋好学 , 不倚权贵 , 行善积德 , 与蔡以台父亲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 。
蔡以台祖籍为德清 , 始祖蔡源 , 自十二世祖蔡廷贵迁杭州 , 十四世祖蔡三元迁嘉兴 , 十七世祖蔡王臣(蔡以台曾祖)迁枫泾镇 。蔡以台的父亲蔡维熊 , 字星若 , 号轶亭 , 又号秋澄 。
蔡维熊崇尚礼义、学问渊博 , 士林推重 。为人仁慈宽厚 , 乐善好施 。雍正年间闹灾荒时 , 他捐钱放粮 , 用于赈灾 , 还为灾民送药治病 , 购置棺木收殓路毙之人 。乾隆七年(1742年) , 他又负责经办重修了枫泾仁济道院 。乾隆八年(1743年) , 他捐资首倡枫泾第一个民间慈善机构“同善会” , 后又置田、买屋 , 确保同善会使南北镇民众均能受益 , 枫泾慈善事业也自此络绎不绝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 78岁的他仿效香山故事 , 以自家尊德堂为主 , 集里中耆旧如戴宾、许王猷、程绪祖辈九人为“尊德会” , 也称“九老会” , 开筵赋诗、绘图以纪 , 传为盛事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三月 , 乾隆帝出巡江南 , 他迎銮祝厘 , 蒙赐内缎一段 。
蔡维熊还于乾隆四年(1739年)建蔡氏支祠 , 在镇南杏花坊 , 置义田300亩 。
蔡维熊的言传身教 , 对蔡以台的一生产生良好影响 。青年时 , 蔡以台与纪晓岚、陈孝泳、窦光鼐、刘补山、刘西野、李应弦、陆青来等名人之士交往甚好 。
此外 , 蔡以台还与钱大昕、窦光鼐、秦大士等交往密切 。与同在朝廷任日讲起居注官的良诚、图鞳布、史贻谟等也均有来往 。结下了很好的人脉关系 。
古语云:雁过留声 , 人过留名 。蔡以台仕途虽短暂 , 但在枫泾镇还是留下了历史遗迹——
蔡以台宅:在枫泾镇友好居委会青枫街34、35、36号 , 现为金山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 。据考证此宅为蔡维熊所建 , 名“尊德堂” , 蔡以台出生于此 。
蔡状元读书楼:在枫泾友好居委会盛家弄4号(原三元浜) 。据《光绪嘉善县志》记载 , 蔡以台宅即三友斋 , 位于三元浜 。该宅现称为“蔡状元读书楼” , 为金山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 。
状元坊:蔡以台状元及第后 , 在枫泾建有状元坊 , 位于南镇杏花坊(今嘉善县枫南社区) , 系四柱三孔石牌坊 , 正中上柱额刻“圣旨” , 中柱刻“状元坊” , 均为镏金阴文 , 左、右两石柱记载蔡以台事迹 。状元坊现已废 。
蔡以台墓:据《光绪嘉善县志》记载 , 蔡以台墓在奉贤乡四南区宙北圩 , 现已废 。
作为“枫泾四宝”之一的状元糕 , 也与蔡以台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 , 这种薄片糕系当年蔡以台赴考前的爱吃之物 , 枫泾状元糕也由此得名 。(金山区《金山报》郁伟新 沈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