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挖秦始皇的墓之谜:挖秦始皇墓死了多少人

秦陵的结构是由地表下面的地宫和地表上面的坟构成的,人们最关注的首先是随葬宝物的地宫 。可挖出地宫,那总得先得挖掉地面上的坟 。如果挖掉坟,既不能用炸药炸,还不能用推土机推,更不能用挖掘机掏 。也就是不能快挖,只能慢慢挖,否则挖坏了文物算谁的?一点点挖,就需要漫长的时间,就要历经春夏秋冬,就要避风遮雨,就要像挖兵马俑坑那样,先搭个大棚,既有利发掘,又可以保护出土物 。
今天给复旦大学历史大道总裁班开中国古代铜器文化讲座,告诉学员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即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末是世界遗产日 。不少学员在“噢”、“是吗”的一片共鸣中也告诉我,今天要挖秦始皇陵兵马俑了,下午要直播的 。我说早上来上课的路上在《新民晚报》上刚看到消息,还说我上周给本科生上《考古与人类》的通识教育课正好也讲到《为什么不挖秦始皇陵》章节 。讲座结束我中午回到办公室,见台上放着一包特快专递,是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小郑编辑发来的 。她前两天来电话通知我,我写的那本正在她手上编辑的《考古不是挖宝》一书的清样出来了,要我通读一遍,看还有没有要调整修改的地方 。书中有一节恰好写到《开启秦陵:成本与代价》,我找到的原因有七八个,简编浓缩一下,罗列如下,算是给今天的一号兵马俑坑第三次发掘凑个闲趣:
网络配图
一、能不能建造一个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
先看第一个不能挖的前提,即秦始皇陵的封土也就是民间说的坟有多大规模?《汉书·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上说:“其高五十丈,周回五里有余 。”秦时一尺约为现代23厘米,五十丈即约115米 。秦时一里为414米,五里约为2070米,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当初的规模 。可是经过两千多的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剥削,现存的封土比原来的封土缩小了 。前几年秦俑考古队为了了解原来封土堆积的实际大小,进行过钻探 。发现原来的封土基础部分,近似方形 。周长与《汉书》说的“周回五里有余”的数据相近,为2000米,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 。这样的话,我们在发掘前首先应当建造一个跨度不能小于500米的保护大棚,如果不能建造500米跨径的大棚,挖掘秦陵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
众所周知,秦陵的结构是由地表下面的地宫和地表上面的坟构成的,人们最关注的首先是随葬宝物的地宫 。可挖出地宫,那总得先得挖掉地面上的坟 。如果挖掉坟,既不能用炸药炸,还不能用推土机推,更不能用挖掘机掏 。也就是不能快挖,只能慢慢挖,否则挖坏了文物算谁的?一点点挖,就需要漫长的时间,就要历经春夏秋冬,就要避风遮雨,就要像挖兵马俑坑那样,先搭个大棚,既有利发掘,又可以保护出土物 。否则,即便人能够在露天作业,可挖出的地宫怎么办?难道要它冬天被一场场大雪掩埋?夏天被一次次大雨灌成水泡子?
那大棚搭建得小点行不行?可不可以在封土上立几根柱子支架,缩小技术上无法解决的跨经难题呢?回答是否定的 。柱子立在坟上,怎么去掉全部的封土?即便退一万步可以立柱,那地宫挖出来后到处都竖着大柱子,地宫完整的平面如何保证?何况现有坟下面的土质状况又是不是存在符合立柱子的条件呢?所以,这就一定要建造一个跨径500米以上的大棚子了 。目前世界上有没有500米跨经的房屋?我不太清楚 。但单跨超过500米的桥梁,却已不在少数,如上海卢浦大桥就有550米,重庆朝天门大桥也有552米等 。这都表明,现代技术已经具备建造大跨径梁架的能力 。问题是如果真能建造这样的大棚,即便实现了把整个坟都建到大棚里去的目标,那封土是挖掉还是不挖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