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太祖去世 , 为什么不是其成年的儿子继位 , 而是由弟弟太宗继统大业?是否其母亲杜太后有临终遗嘱?这遗嘱是书面盟约 , 还是只有口头形式?甚或是宰相赵普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完全假造的故事?这一系列疑问 , 确实已很难搞清楚 。
据《宋史·杜太后传》和《续资治通鉴》诸书的记载 , 建隆二年(961) , 杜太后病重 , 宋太祖服侍药饵不离左右 。太后自知已病入膏肓 , 召宰相赵普入宫接受遗命 。太后先问匡胤:“你登上皇位已一年有余 , 可清楚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太祖呜咽抽泣不能言对 , 太后坚持要儿子回答 , 匡胤随口答道:“儿臣之所以能得天下 , 完全是依赖祖上和母后的积德余庆 。”太后摇摇头 , 认真地说:“不对 , 这实在是由于周世宗让幼儿做皇帝、主宰天下 , 使群臣不附之缘故啊 。倘若周朝有年长之君主 , 天下哪里会轮到你的手中 。”太祖点头称是 , 太后又语重心长地嘱咐道:“你百岁之后 , 当传位给弟弟光义 。四海之广 , 亿万之众 , 国有年长之君乃社稷之福 , 你当牢记 。”太祖泣不成声地回答:“一定听从母后的教诲 。”太后回头看着赵普说:“你当同记我的话 , 不可违反 。”接着 , 太后要赵普于榻前记下此遗嘱 , 作为给子孙的约誓书 , 赵普在纸尾签上“臣普书”三字 , 太祖手封其书 , 收藏于金匮之中 , 命可靠宫人谨密掌管 。这就是历史上称之为“金匮之盟”的故事 。
网络配图
【宋太宗继位之谜:是篡位夺权还是太后遗愿?】在此后漫长的古代社会中 , 很少有人怀疑宋初“金匮之盟”的真实性 , 将其作为宋初皇位继统出现兄终弟及故事的依据 。直到清代 , 古文学家恽敬对它提出怀疑 , 认为此盟约内容是虚饰之说 。近代学者进一步对它进行仔细分析 , 许多人认为此故事是由于当时朝廷政治斗争需要而假造的 。
张荫麟《宋太宗继统考实》一文对此事分析得最为透彻 , 指出“金匮之盟”存在五大不可解释的破绽:一、杜太后死时 , 太祖才三十五岁 , 其子德昭十一岁 , 太后怎能预知太祖死时 , 德昭仍是儿童?事实上 , 太祖去世时 , 德昭已二十六岁 , 完全成年 。二、太祖既然坦荡无私地谨遵母命 , 又何必将盟约深藏封固?至少太宗即位之初 , 就应有人提出或公布盟约内容 , 以正太宗继统之名 , 然而却无人提及此事 , 其缘由如何解释?三、要直至五年之后的太平兴国六年(981) , 才由已罢相多年的赵普密奏朝廷 , 太宗发金匮得誓书 , 这才将其盟约公之于世 。赵普既是参与盟约之人 , 太祖在世时不敢泄露尚可理解 , 为什么在太宗即位后还要蹉跎多年 , 不马上疏奏和宣布盟约的内容 , 而坐失尽快讨得太宗欢心的良机呢?四、从史源上考证 , 太宗时修的《太祖实录》 , 没有记载“金匮之盟”之事 , 直到真宗咸平二年(999)重修的《太祖实录》才加进此事 , 记载中且说盟约时太宗也在场 。这更是自相矛盾的说法 , 因为太宗如果预闻 , 那在其登位之初就应即时公布 , 何须五年后等赵普上书 , 发之金遗?五、 “金匮之盟”可谓王室密约;藏之金匮 , 命可靠宫人谨密掌管 , 当是朝廷秘密文件;后来赵普上书又是密奏 。为什么此事需如此的保密?理由可能只有一个:即与此秘密相关者有四人 , 其中太后与太祖都已死无对证 , 惟剩下知情者太宗与赵普 , 两人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其事 , 而其他人根本不知道“金匮之盟”的真相 。这些疑点已充分说明 , “金匮之盟”故事是伪造的 , 出现的时间应在太平兴国六年 。
- 嘉庆皇帝遭雷电劈死的不解之谜将成永恒传说
- 揭杀神白起生父之谜:白起的父亲到底是谁?
- 朱元璋的长相之谜究竟是大帅哥还是丑八怪
- 未解之谜:西夏王陵为什么竟是八卦北斗布局?
- 葬身之谜:乾隆为何不随父亲雍正葬在西陵?
- 武则天无字墓碑之谜:解析背后暗藏的三个秘密
- 悬棺千古之谜:古代绝壁古棺是如何放上去的?
- 无胆还是无心曾国藩誓死不称帝之谜大公开
- 楼兰古国失踪六大之谜: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
- 秦陵之谜:陵寝建筑面积相当于20个足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