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安门地位至尊:皇家专用通道和礼仪之地

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除了在天安门举行“金凤颁诏”“金殿传胪”等政治活动外,这里还是皇帝每年祭天祭地、御驾亲征、大将出征等帝王活动的专用通道和重要礼仪之地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皇帝郊祭兴师动众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对祭祀活动极为重视,特别是每年的夏至、冬至等节气,都要举行重大的祭祀典礼 。皇帝出行非同小可,不仅要沿途戒严,百姓回避,派重兵加强警卫,而且所经之处清水泼街,黄土铺路 。届时,午门、端门、天安门、大清门一齐洞开 。皇帝出宫时,头戴金冠,身穿龙袍,乘坐御辇,文武百官相从,浩浩荡荡,威震八方 。排列两侧的官兵要山呼万岁,保驾者常有数万人 。据史料记载,明崇祯九年(1636年)夏至,皇帝祭方泽,短短十来里路,竞选派精兵11万人为其保驾助威,场面极为隆重 。
二、御驾出征祭路祭旗
每逢皇帝率兵亲征,都要在天安门颁诏、祭路和祭旗,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以求马到成功 。皇帝凯旋,要从天安门中门入城,以示社稷安固 。如果由皇帝亲派大将率兵出征,出征前一天皇帝要在午门前给他颁发衣马弓刀,面授计谋,起兵时皇帝还要走出天安门送到长安右门以外,象征皇家安危依仗其身 。凯旋的军队将领为显示战果,还要按皇室的规制,举行“献俘”“受俘”之礼 。届时,将被俘虏的将领用白绳拴系脖颈,由兵部官员牵引,自长安右门经天安门右门入内,“献俘”于太庙和社稷坛,表示是祖宗的护佑和国家的福分 。第二天,皇帝还要亲自登午门查验俘虏,举行“受俘”仪式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皇室礼制、地位至尊
天安门地位至尊,即使是皇帝出入天安门也是很有限的,嫔妃夫役更是绝对禁止出入天安门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皇帝大婚时 。皇帝大婚,是封建国家的头等大事 。除了在天安门举行“册封皇后”的“金凤颁诏”仪式外,还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婚礼盛典,整个活动既烦琐又隆重 。
按照皇室礼制,在迎娶新皇后时,要由大清门进入经天安门抬进后宫 。因为,在明、清时期,只有皇帝大婚时,新婚皇后才可以由天安门抬进后宫,并且这仅限于正宫皇后享受这个殊荣,且一生只此一次,其他嫔妃则与此无缘 。这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是丝毫不能马虎的 。
四、“天子五门”只准进喜
天子五门包括: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均为“吉祥之门” 。是只进“喜”不出“丧”的地方 。任何人的丧礼,包括皇帝以及皇帝父母的灵柩都不能从天安门出入,包括大明门(大清门)和宫廷广场也是如此 。不过,清朝灭亡后,天安门前还真有过一次灵柩通过的事 。就是被只做了83天皇帝的窃国大盗袁世凯打破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端门与朝房
作为《周礼》所称的“天子五门”之一的端门源自传说中天宫南向的大门,位于天安门城楼北侧、紫禁城午门南侧 。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端门城楼是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库房 。天安门至端门东西两侧为朝房,各26间,东朝房正中为“太庙街门”,西朝房正中为“社稷坛街门”,分别通向太庙和社稷坛 。
【古代天安门地位至尊:皇家专用通道和礼仪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