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国史馆,意即纂修清代历史的一个机构,前身是天聪十年(1636年)设立的内三院之国史院,它正式设立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办公地点设在故宫西华门内,主要是编修天命、天聪、顺治三朝实录,书成后国史馆也遭裁撤 。此后几十年,国史馆一直未再开 。直到乾隆元年(1736年),出于编纂前五朝本纪的需要又再开国史馆,至书成国史馆又被撤 。可见,直到这时,国史馆还只是一临时性机构,主要职责是纂修实录 。关于国史馆第二次开设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乾隆元年,但是也有学者根据实录的记载,提出应为乾隆三十年(1765年) 。但可以确定的是,自乾隆朝后,国史馆开始成为清朝的常设机构,其职责范围也有所扩大 。
清代国史馆编修国史,主要分为四种体例,即本纪、传、志、表 。其中,本纪指的是按照年月的时间顺序编写的清朝历代帝王简史,涵盖了每任帝王在位期间发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重大事件,《史纪·索隐》中称:“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 。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 。”传主要是人物传记,范围包括宗室王公、朝中大臣、儒林、以忠孝闻名者、逆臣等,又以大臣传比例为最高 。志主要是记载各种制度,其范围更为广泛 。表指记述各项职官史迹制度 。
国史馆修史,有着极为严格且明确的标准,首先在编纂史籍前,需要事先制定章程和凡例,作为大纲 。修史前需要大量搜集资料,资料来源于官方文书、民间书籍,因而国史馆往往先要编纂史料长编 。做好资料长编后,便开始正式编纂的工作,本纪、传、志等不同部分由不同的人员负责纂写,国史馆内存在明确的分工 。初稿完成后,又有专人修改、校对,校对一般是两校,清朝规定所有的校对人员“务须随到随校,至迟以两日为率…勿得推故迟宕 , 并于页面粘签 , 注明校对官某某及收到日期,校讫日期,以凭核查” 。最终成书后,再进呈御览 。
国史馆隶属于翰林院,下辖诸多机构,设有总纂处、满纂修房、汉纂修房、长编、收掌、誊录、满校对、汉校对、钞报、呈送等机构,不同时期机构的设置也会有所变动 。国史馆的纂修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因而设有十分庞大的编纂机构,据统计一定时期内编纂人员达到了一二百人,最高一级设有总裁、副总裁,满汉均设置一人,其中总裁一般由大学士兼任,副总裁由尚书、侍郎等兼任 。总裁、副总裁的主要职责是“掌修国史”,直接对皇帝负责 。其下设有满提调、汉提调、蒙古提调、帮提调,这些人主要起着提协调度的作用,负责管理编纂人员,也是史籍的审定者 。最低一级是实际编修的人员,主要包括总纂、纂修、校对、誊录等人,这一级的人员也是最多的 。
【清朝国史馆是什么?有哪些职能?】国史馆一直存在到清末,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由北洋政府接管,过了几年赵尔巽以此为基础编纂清史,改名为清史馆 。
- 日本裕仁天皇去世,邀请中国参加葬礼,中国是怎么做的?
- 庄盘珠怎么死的?清朝女诗人庄盘珠生平简介
- 硬币正面是哪一面
- 韩国嫩模yuisa整容了吗yiisa整容前后对比照
- 林允儿骂中国人真相揭秘
- 韩国组合fx回归了吗fx什么时候回归
- 韩国小姐金智妍个人资料及近况和图片
- 弗克思家居品牌介绍,一统国际家居是哪里的牌子,有懂家具的朋友给介绍一下
- 清朝著名的文学家郑板桥为何认为吃亏是福
- 清朝为什么封禁长白山200多年?其中有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