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于七起义为什么发生?造成了哪些影响?( 二 )


清廷派出三大帅六大将二十万兵力向牙山进发 。于七一声号令 , 分布在胶东半岛其他地方的起义军同时起义 , 完全打乱了清廷的计划 , 之后的战争 , 如果电视剧中演的场景 , 你退我进、你进我退 , 双方僵持了两年之久 。直到1662年 , 清政府着急了 , 调来了当时威力最大的武器红衣大炮 , 连续轰炸了三天 。
满目苍夷的牙山终于安静下来 , 几天的轰炸让于七有了重新思考 。两年对战 , 起义军已死伤无数 , 现在只剩下一少部分实力 , 难以抗衡 , 他决定冲出去 , 等待日后卷土重来 。山前山后都有清兵怎么逃?他用了一招“山前弃靴 , 山后夺路” , 具体做法我们还是看看《周至元诗文选》中的描述吧:
他将所穿靴抛掷于前山 , 从山后直冲而下 , 闯入满清大营 。清兵以为于七偷袭 , 仓皇应战 , 趁这慌乱之际 , 于七突围而去 。到了天明 , 清兵在山前发现于七所穿的靴子 , 以为他由前山逃跑 , 于七成功逃脱 。轰轰烈烈的“于七抗清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于桂明说:“1661年4月 , 南明离开大陆 , 7月 , 于七发动第二次起义 。如果提前四个月(三月份)联明起义 , 可能胜算机率极大 。于七的失败 , 是只占地利、人和 , 失去了天时 。”
起义影响
这场起义给清政府沉重打击的同时 , 也给群众带来了灾难 , “土地荒芜无人种 , 白骨堆山遍地磷” 。为了找于七 , 清兵走到哪里杀到哪里 , 尤其是在牙山遍寻不着于七痕迹时 , 他们便将这份愤怒发泄到隐藏在山里的普通民众身上 , 数万名民众死于屠刀下 , 尸体遍野、血流成河 , 后来有人在牙山下建了一座亭子 , 取名“血灌亭” 。在于七的老家栖霞 , 灾难也没有避免 , 于家大小人口中 , 被清廷满门抄斩50多人;受牵连的家族亲友被关、杀超过三千人;清廷围胶东 , 攻牙山 , 杀戮男女老幼和义军十几万人 。而整个事件唯一的“获利者”或许就是那位诬陷于七的宋彝秉了 , 朝廷因他告密有功 , 不仅给升了官 , 还将于七的全部家产都赏赐给他 。
【揭秘于七起义为什么发生?造成了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