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三鼎甲之一:张二奎的生平艺术经历( 二 )


二奎大概也没能意识到,发生在他人生之半的这次演出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 。当时的演剧界,北京的几大戏班,当时,四大徽班中,如三庆、四喜、春台等班,都拥有具备足够实力的名演员作为台柱 。而同是名班的"和春班"却因为缺少台柱, 力量最弱,营业不振,数和春班不景气,难以和其他各班相抗衡,几近倒闭 。和春班主发现有"非常之才能"的张二奎,深得观众,很想邀他正式入班,几次备礼设宴,进行试探,兴奋得以为是抓到救命稻草,纠缠着力劝二奎"下海",作为职业演员正式加入"和春班"充当台柱,以解"和春"危难,扭转劣势 。正沉浸于成功的自我愉悦中的二奎对此也不无心动 。但是,他深知自己一是出身的世代书香之家是决不会允许他从事演戏这样的"贱业",二是自己也不能不顾忌时风舆论的力量,担心受人耻笑,三是碍于自己是个官身,都婉言相拒,谢绝了和春班主的邀请,班主大失所望却并不绝望,他转而恳请能继续以票友身份支撑和春危局,二奎没有推辞,主要是碍于班主对自己的厚待、盛情和自己对京剧的痴迷和热爱 。
没想到,他登台之初便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盛誉,初战告捷进一步刺激了他的艺术热情,他有些一发而不可收,结果,不到十天的工夫,二奎之名不胫而走,传遍京城 。这对于职业演员可算是难得的际遇,但对此时还是票友的张二奎,反倒招致了一场大的风波 。岂料不久二奎演戏之事不仅被家里知道了,而且,他的哥哥大奎的同事中有好事者,把这一"丑闻"以触犯"凡在朝廷任职者,不得粉墨演剧"的条文为由密报给上司,连累得大奎以家中出了不肖子弟的缘故而丢官罢职 。二奎既感有负哥哥,又因家境清寒,哥哥罢官便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不想二奎随之也因此在24岁上被上司撤职,革除了功名,他受此打击后,赋闲在家,郁闷无聊,生计也成了问题,情急无可奈何之际,二奎被逼上梁山,遂索性找到和春班主,正式加入和春班"下海",成为和春班台柱老生,并取艺名"张二奎" 。至此,才以演戏为业并担起赡养全家的责任 。
道光末年,张二奎首次搭四大徽班之一的和春班正式演出,领衔主演《取成都》(饰刘备),由于他身材魁梧,面相雍容,加上天性聪颖,对身段、做工都认真地下功夫琢磨,一登场便气势不凡,大有帝王之风,极受观众注目 。那次在广和大戏楼演出时,观众出人意料地全场爆满,终场后,张二奎多次谢幕,痴迷的观众仍不肯散去 。张二奎极为感动,几欲泪下 。有人评论他这次演出"演剧者神动天随,观剧者心倾满意" 。
张二奎的加入,使和春班票房日进斗金,其它剧班也都争相高薪聘请他加入,因此,二奎搭和春班的时间并不长,后出于种种原因又改搭四喜班为首席老生演员 。1845年,张二奎加入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不久便成了班里的主演和领班人,曾为该班班主 。在四喜班六年的演出生涯里,张二奎的演技日渐成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
咸丰初年,张二奎又离开四喜班,与大奎官(刘万义)共组成立自己的"双奎戏班",他擅演王帽戏,兼演武生戏,还聘请了当时以唱小生闻名的徐小香、唱青衣闻名的胡喜禄等名伶加入,在京城轰动一时 。二奎最后自立的"双奎班",与时久名盛的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分庭抗礼,成为京剧形成初期最重要的班社之一 。张二奎"下海"后即成名角,和与他势均力敌的余三胜、程长庚各标一帜,鼎足而三 。而名列"四大徽班"之一的和春班,在二奎离开不久就报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