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富英的唱段有何特点?京剧大师的生平故事

谭富英(1906年10月15日-1977年3月22日),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谭派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门第四代嫡传人,四大须生之一,"新谭派"创立者 。
本来艺术是相通的,做些比较或许对谭富英先生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入些 。以诗坛李杜作比:谭自然不是杜甫,他更像李白 。杜诗是有严格规范的人工美;而李白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天才美 。诗评家说:"李杜二家其才华无优势,但工部体裁明密,有法可寻;青莲兴会标举,非学可至" 。这也许正是谭的后继者少的原因 。形似不易,神似更难 。谭富英先生的艺术是很有个性的艺术,不仅需要天赋的歌喉和深厚的武功底子,更要有空灵洒脱,大智若愚的精神气质 。这就是所谓的"非学所至"吧 。如果说早年还有人模仿谭鑫培灌唱片可以以假乱真 。到了谭富英,要模仿他混淆视听,几乎不可能 。精神气质是难以模仿的,他太独特了 。窃以为这一点颇具现代艺术特色:只能欣赏,不能模仿 。见有些模仿秀,自恃嗓子痛快,为求形似,将其漫画化,卡通化,听了很难受,真是"毁谤圣贤" 。
以书法作比:谭富英先生不是法度森严的唐代楷书,更像是宋人尚意的行书--流畅、跳跃、潇洒 。是宋四大家中的米芾 。他们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倜傥纵横,跌宕多姿,摆脱拘束,所向披靡 。以前曾写过一篇《漫谈谭腔和米书》的短文,这里不再赘言 。说到潇洒,公认以马(连良)为最 。而谭富英先生的潇洒与马不同:马的甜美,谭的甘冽;马的俏巧,谭的率直;马的酷,谭的爽;马似葡萄佳酿,谭则如饮冰啤 。感觉不同,耐人寻味 。
以绘画作比:谭是写意,不是工笔 。工笔画严正匀整,一丝不苟;写意画更重意象,意到笔随,笔断意连 。绝不处处着力,面面俱到 。您听谭富英先生唱的《大登殿》那句"薛平贵也有今一天",把平贵此时此地踌躇满志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主题、情绪、力度、效果俱已到位,一句足矣,旁的都不算重要 。若把每一句唱得都很满,而没一句唱到家,或每一句都强行要彩,那绝非谭所为,当然也不是有修养的演员所为,优秀艺术家的处理手段讲究惜墨如金 。不幸总有人认为"惜墨如金"是经济原因,是因为买不起墨,或以为那已经过时,而如今是挥金如土大制作的时代了,奈何!如今或许是真的?!但有朝一日,社会上的浮躁奢华心态沉淀下去后,人们定会重新认识"惜墨如金"这一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
【谭富英的唱段有何特点?京剧大师的生平故事】同他的唱一样,谭富英在念白时并不单纯追求韵味,也很注意语气的流畅自然,贴近生活,这是谭富英念白的又一特点 。如他在不少戏里闷帘的一句叫板"马来"时,并不过于侧重和强调"马"字,而是将"马"与"来"两字稍加拖长,这样看似不太经意,但却给人以吻合生活、近似常人说话的感觉,这也正是谭富英的美学追求和艺术特点所在 。此外还可举个例子 。谭富英晚年在新编历史剧《赵氏孤儿》里饰演老臣赵盾,在深夜花园焚香祷告、祈求上天保佑晋国君正臣贤时有大段二黄成套唱腔,而在唱之前有两句叫板:"家院,香案伺候!"谭富英在这里把"家院"二字念得与"马来"差不多,很生活化,而"香案伺候"四字,则又念得极有韵味,并在"伺"、"候"之间垫了一个"喏"字,这便使韵与情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如过于强调韵味,那就会使念白失之缓慢和僵化,从而游离于剧情之外 。又如《桑园会》一剧,秋胡在戏妻后回家受到老母责骂,只得向罗敷赔罪下跪,夫妻才得以和好,最后秋胡有几句向观众抓哏的念白:"列位不要笑话,我们做外官的,回得家来,在娘子面前俱是这样的规矩哟,哈哈!哈哈!"谭富英念得很洒脱,很风趣 。特别是他把"娘子"改为"太太"就更显得俏皮有趣,一下子将剧中人与观众大大接近,他每演到此处,总能获得极佳的剧场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