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哪位大诗人让七夕节变成了中国情人节( 二 )


托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
唐代秉承南朝之风,《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盛大的穿针乞巧仪式: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游宴,七月七日夜,宫女们盛陈瓜果、鲜花、酒馔,列于庭中,乞求于牵牛、织女,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第二日视蛛网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间纷纷效仿 。至于长生殿的私语,托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 。
唐代以七夕为题的诗就达八十多首,从唐诗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乞巧盛会 。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
宋代以后,城市中商业的繁荣推动了七夕节的发展,节日的气氛非常浓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罗烨、金盈之编辑的《醉翁谈录》写道:“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
宋代妇女陈瓜果、穿针乞巧,蜘蛛网占与前朝类似 。她们还会在瓷器内用水浸绿豆、小麦,生芽数寸,以红蓝彩楼束之,谓之“种生”,此外还在庭院中盖彩楼,谓之“乞巧楼” 。孩子们在七夕也可以参与乞巧活动,男孩“乞聪明”,女孩“乞巧”:“京师小儿各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曰:‘某乞聪明’ 。诸子女致针线箱笥于织女位前,书曰:‘某乞巧’ 。”
七夕这天,大街上皆卖“磨喝乐”,又名“摩睺罗”或“摩罗”,是以雕木彩装为底座的泥塑土偶,或用红纱碧笼装扮,或饰以金珠牙翠 。“磨喝乐”或“摩罗”是梵语音译,本意为佛经中的神名,宋代七夕至此出现了佛教因素 。
网络配图
【揭秘:哪位大诗人让七夕节变成了中国情人节】两宋时可以说是七夕节的鼎盛时期,全宋词中以七夕为题的作品超过百首,鹊桥仙更是成为佳作频出的词牌名 。
将七夕称为“女孩儿节”自元朝始
最早将七夕称为“女孩儿节”的,是元朝人,元《析津志》云:“宫廷宰辅之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邀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 。”
明清时期,北京地区端午、七夕、重阳都有“女儿节”的叫法 。七夕“女儿节”的穿针习俗变为丢巧针乞巧,乞巧时间由夜间变为午间 。女子乞巧时,将装满水的碗放在正午的阳光下,再将绣花针放在碗里浮起来,如果针在水中的影子如花似云,或呈鸟兽形,就认为“乞得巧”;如果影子粗笨似槌,或弯曲不成形,就认为“乞得拙” 。清代七夕,北京“女儿节”又将丢巧针改为丢细枝或松针 。
清代江南女子还有七夕染指甲的习俗:“七夕,妇女采凤仙花捣染指甲,红如琥珀可爱 。”而且,染红指甲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能令老年人眼睛不花 。《清嘉录》记苏州七月风俗:“捣凤仙花汁,染无名指尖及小指尖,谓之红指甲 。相传留护至明春元旦,老年人阅之,令目不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