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写作的特点是什么有关于他的评价及影响是什么

写作特点
萨特是法国战后重要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倡导者 。他的代表作《恶心》(1938)是存在主义的著名小说 。这部日记体小说的主人公罗康丹所生活的是一个污秽龌龊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萎靡不振,浑浑噩噩,彷徨苦闷,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罗康丹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主义人物 。短篇小说《墙》(1939)通过对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士格里在监狱里等候处决时的种种心理活动的描写,说明对死亡的恐惧是生与死之间的一堵墙,只要克服这种恐惧,就能获得生的自由 。
萨特的剧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 。剧本《群蝇》(1943)以奥瑞斯忒斯铲除篡位的暴君并为父报仇的古希腊传说为题材,阐明人要用意志和行动去争取自由,完成生存的使命 。《密室》(1944)是阐述存在主义哲理的剧本,剧中塑造了3个死后不改生前本性、在阴间互相追逐的亡魂,说明客观世界(包括他人的存在和自己的旧习)直接制约着人的生存和活动,人死之后还念念不忘他人对自己的议论,因而认为“他人就是地狱” 。
萨特主张“介入文学”(或译献身文学),即作家要投身到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去,对各种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表明自己的见解;文学作品要干预社会现实 。在创作方法上,他主张写真实,不讲究艺术雕琢和浮华的辞藻,但求文字朴质自然 。在他的小说中,作者叙述往往和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互相交织;在作品时间的处理上,讲求同时性 。例如在长篇小说《缓期执行》中,他同时描写了约20处的人物活动情景 。他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法国文学有重要影响 。
人物评价
萨特出于“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找来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被授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萨特没有接受这一奖项,理由是“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
后人对让-保罗·萨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基本上依然是左派褒者多贬者少,右派贬者多褒者少 。直至如今,争论还在继续 。其中影响较大的左翼代表,贝尔纳-昂里·莱维,八九十年代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于2000年一月发表厚厚的论著,题为《萨特世纪》,认为法国的二十世纪是萨特世纪,法国思想界由萨特主宰 。而著名的资深采访人员、政论家让—弗朗索瓦·雷韦尔,一九二四年出生的法兰西学院院士,则出版薄薄的专著《大表演》,其中认为作为法共同路人的萨特,比法共左得更厉害,排斥一切异议者,投靠斯大林主义,下场虽说悲壮,对二十世纪法国的负面影响却太大了,是不可宽恕的 。这两位名人的高论,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 。如果说莱维年富力强,到处演讲,对遭到蛋糕扑身的倒彩并不介意,那么八旬老人的宏论,姑妄听之,也不必太认真 。无非说明萨特仍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一谈起他,必有脸红脖子粗的争论 。
但即便有争议也无法抹去萨特在各个方面做出的贡献 。让-保罗·萨特的一生是在精神文化领域里不断开拓、不断劳作的一生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首屈一指的代表,其主要哲学著作《想像》、《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方法论若干问题》已成为20世纪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轨迹 。作为文学家 。他把深刻的哲理带进了小说和戏剧,其中篇《恶心》、短篇集《墙》和长篇《自由之路》已公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其剧作《苍蝇》、《密室》、《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魔鬼与上帝》大都在剧院久演不衰 。他还是文艺批评家,著有《什么是文学》及著名评传《波德莱尔》、《谢奈》和《福楼拜》 。他还是政治家,其文集《境况种种》有十卷之多,其中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斗争的回顾,对殖民主义的抨击,对世界和平的呼吁,对阿尔及利亚战争、越南战争以及一系列世界政治事件所发表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