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三杰的哪三个人?明末军事统帅的简介( 二 )


万历三十二年( 1604),孙承宗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天启元年(1621),以左庶子充日讲官,进少詹事 。当时沈阳、辽阳相继失陷,孙承宗以知兵,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他上任后,上疏条陈当时军事体制与作战指挥上的弊端,谋求改革,主要内容有:(1)"兵多不练,饷多不核" 。这是说当时军队训练差,后勤供应混乱 。(2)"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临阵,而以文官指发;以武略边,而且增置文官于幕府" 。指出当时"以文制武"指挥策略的失误 。(3)"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指出"将从中御"的不妥 。因此,他主张"今天下当重将权 。择一沉雄有主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 。此外,还要抚辽西、恤辽民、简京军等,都得到了明熹宗的批准 。
努尔哈赤攻占沈阳、辽阳以后,明军实际上就面临着一个如何进行军事防御的战略选择问题,即是主守关防,作积极的防御;还是固守关门,作消极防御 。对此,明前线军事将领意见不一 。辽西经略王在晋主张"拒奴抚虏,堵隘守关" 。
所谓"抚虏",即以金钱收买蒙古对付后金 。所谓"堵隘",即在山海关外再修一座关城 。很明显,这是置辽西走廊这一缓冲地带于不顾,消极防御的方针 。天启二年(1622),王在晋确定在八里铺筑城,并上报朝廷 。此举遭到其部下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孙元化等人的坚决反对 。他们认为筑城"非策",极力劝阻,并写信给首辅叶向高,申诉己意 。由于情况不明,叶向高难以断定可否 。孙承宗遂提出前往实地考察,再作决断 。他抵达山海关后,当即认真巡视山海关及王在晋所主张建筑的八里铺新城,又前往考察了中前所、一片石和黄土岭等处的战略地势 。在阅察八里铺新城时,孙承宗曾与王在晋展开过激烈的争论:
"新城成,即移旧城四万人以守乎"?孙承宗问 。王在晋回答说:"否,当更设兵 。"孙承宗又问:"如此,则八里内守兵八万矣 。一片石西北不当设兵乎?且筑关在八里内,新城背即旧城趾,旧城之品坑地雷为敌人设,抑为新兵设乎?新城可守,安用旧城?如不可守,则四万新兵倒戈旧城下,将开关延入乎,抑闭关以委敌乎?"答:"关外有三道关可入也 。"问:"若此,则敌至而兵逃如故也,安用重关?"答:"将建三寨于山,以待溃卒 。"孙承宗责问:"兵未溃而筑寨以待之,是教之溃也 。且溃兵可入,敌亦可尾之入 。今不为恢复计,画关而守,将尽撤藩篱 。日哄堂奥,畿东有宁宇乎?"严厉批评了王在晋画地为牢、坐以待毙的危险倾向 。"在晋无以难",但仍固执己见 。(然而当事人《三朝辽事实录》记载的情况是,王在晋耐心解释,孙承宗无以应,《明史》进行了篡改)
为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孙承宗召集将吏讨论如何防守 。监军阎鸣泰主守觉华岛(辽宁兴城东三十里海中,今称菊花岛),袁崇焕主守宁远卫(今辽宁兴城),王在晋则主守中前所(今辽宁绥中县前所) 。监司邢慎言、张应吾等附和王在晋的意见 。孙承宗在全面考虑了各方意见,权衡利弊得失后,表示支持袁崇焕主守宁远的意见 。
宁远,位于辽西走廊中部,"内拱岩关,南临大海,居表里之间,屹为形胜" 。守住宁远,也就等于扼住了这条走廊的咽喉,能确保二百里外的山海关的安全 。因此,孙承宗的决计守宁远,颇具战略眼光 。
孙承宗回到北京,即向熹宗明确阐述了其坚守宁远,以与觉华岛守军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的战略计划,正式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方针,并建议解除王在晋的兵部尚书及辽东经略之职 。熹宗接受了孙承宗的意见,将王在晋调任南京兵部尚书 。自此,八里铺筑城之议遂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