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朱元璋开创王朝,朱棣立下盛世相比,处于中间的建文帝朱允炆,显得有些渺小 。在漫长的历史中,他似乎没有留下太多显赫的功业 。
对于朱允炆最大的讨论,其实是他兵败被夺去皇帝后,消失在人海里的下落不明 。但在朱允炆执政的短短四年隶,其实他做过很多事情 。而且,很多事情即便在今天看来,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
跟祖父朱元璋的霸道猛烈不同,朱允炆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聪明,学东西很快,拥有年轻人的热情、朝气、冲劲 。他没有经历过战场的厮杀搏斗,从小深居皇宫,接受儒家文化的学习 。几位老师,都是那时有才学的大儒 。所以,朱允炆对于儒家,更有感情 。
而武将在他心目中,地位就没那么高了 。至于宦官,则是严厉打击的范围 。不过,在朱元璋时期,文官地位并不高 。朱元璋建国后,以“洪武”为年号,更崇尚武力 。
朱元璋时期,武将级别最高的左右都督,为正一品官职,而文官最高的六部尚书,官阶仅为正二品 。并且,在《大明律》中有明文规定,文官不能封功侯 。这也是为什么,刘伯温只得了一个诚意伯的称号 。但却有很多武将功臣,可以被封王拜侯 。
朱允炆为了提高文官地位,选择改制,变更朱元璋时期的制度 。在在即位亲政后不久,朱允炆就开始提高文官的地位 。六部尚书的官阶,从正二品直接被提拔为从一品 。
文官整体地位,也开始提高 。很多文官开始被纳入皇帝智囊团中 。这种做法,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改变了过去朱元璋时期,那种文官压抑的环境 。但同时,也让武将地位下降 。对于后来的削藩,其实是有妨害的 。
不过,在文官智囊团的影响下,以及朱允炆本人对儒家的向往 。很多政策,都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被制定出来的 。这些政策,同样有利有弊 。一些比较好的政策,比如对于对于那些岁数大的老人,每年赏赐米、肉、衣服棉被 。如果是孤寡残弱,由官府收养 。
同时,重视农桑,兴办学校,大开科举,加强儒学教育,考察官吏,扶持贫困灾民,鼓励忠孝,掩埋那些无人收容的尸骨,减免田租 。而且,当时还规定,寺庙田产只有五亩,多余田产必须退给百姓 。
这些政策,对于百姓而言,无疑是有利的 。对于朱元璋时期,法律的过于严苛,朱允炆以及身边的文官,也做了很多纠正 。一些冤假错案,也被纠正过来 。所以,从儒家角度讲,朱允炆是个好皇帝 。
但是,如果说这些政策仍比较务实的话 。一些其余的政策,则完全是天马行空 。对于儒家官员来说,周朝一直是最好的理想国 。在那个时代,可以实行“天下大同” 。如果要实行这个理想,当然是恢复周朝的制度 。
于是,周朝使用的土地制度“井田制”被朱允炆的智囊大臣方孝孺搬了出来,并且被建文帝采用 。而且,还根据《周礼》,把官员和皇帝侍从的头衔,做了一次巨大更换 。
在这些政策以外,对于儒家文臣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皇帝权力 。让皇帝信任的文官掌权,打压宦官、武将、以及各路藩王 。朱元璋当年设立藩王,本意是为了借用藩王,保卫朱家天下 。在朱元璋看来,自己人当然是可以信任的 。
但是,朱允炆不这么看 。因为这些自己人,现在已经成为皇帝最大的威胁 。朱元璋设立的二十多个藩王,虽然不过问地方事务,但是,可以有权指挥地方军队 。而且,这些藩王各自麾下还直接管辖着三千人到上万人不等的军队 。就连朝廷军队经过藩王封地,都要征得藩王同意 。
可是,削藩是艰难的 。朱允炆等人也清楚这一难度 。他们为此做了很多工作 。限制藩王权力,对藩王进行抓捕、流放、软禁,甚至逼的藩王自杀 。各种办法都被使出来 。还让那些藩王的孩子们接受儒家教育 。可是,建文帝还是低估了削藩的难度 。尤其是对燕王朱棣 。
- 他一生三段婚姻,原配的女儿却喜欢第三位妻子
- 盘点世界史上出现过的女皇,哪个国家最多?
- 唐律那个时代最好的法律,唐高祖首创武德律
- 中国中原地区没大象,那象棋中的象是怎么来的
- 柏林危机斯大林奉行的实力政策彻底的失败
- 民国时期唯一善终的包办婚姻:一个大才子和一个旧式女子的结合
- 哈尔滨保卫战中是怎么爆发的这场战役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 玛格丽特middo;桑格,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 张爱玲和赖雅的感情如何?揭秘他们相伴的日子
- 同样是被强制的婚姻,徐志摩被骂渣,鲁迅的做法却很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