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措施最好的千年古墓:竟然不是武则天陵!

【防盗措施最好的千年古墓:竟然不是武则天陵!】 说起中国最坚固的古墓,当属武则天的乾陵 。乾陵迎来过3次盗墓贼,甚至怂恿大军开挖,仍没被盗 。但是武则天陵并不是防盗措施最好的皇陵,防盗措施最好的皇陵是两千多年前的赵眜墓 。
网络配图

八十年代,广州市北郊一座称为象岗的小山上,几十名民工伴着推土机的轰鸣正在凿石刨土 。海拔高度为49.71米的小山包,已被凿掉17米 。正干得起劲,民工们突然发现那风化得有些零碎的花岗岩石块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一块又一块整齐排列的砂岩石板 。每块足有5平方米大,3600公斤重 。动用吊车吊起石板后发现下面有一条神秘的通道,共用750多块红砂岩石块砌成,上盖28块大石板,估计当年建造开挖土方3000立方米,450多吨,可见工程量之浩大 。
广州市文管会考古队得到消息,很快派考古人员赶到现场 。经勘查,这是一座石室古墓 。考古人员感到事关重大,迅速向文管会作了汇报 。20分钟后,广州市文管会副主任、着名考古学家麦英豪来到了象岗山 。他掏出装有五节电池的大号手电筒,从缝隙中向下窥视 。
随着手电筒光柱不断移动,麦英豪先是看到用石块砌垒的墓壁,硕大的石制墓门,墓室中一堆凌乱不堪的器物 。在这堆零乱的器物中,一个大号铜鼎和几件陶器格外显眼 。麦英豪将手电的光柱停驻在这几件器物上,上下打量,从形制、特色等多方面观察判断,这应是两千多年前汉代的一座石室墓葬 。
为了进一步弄清情况,当天晚上十点钟,麦英豪率领几人悄悄来到象岗工地,令考古队员黄淼章拽着一根绳索从裂隙进入墓穴探个究竟 。借助手电的光亮,黄淼章穿过一条过道,跨入厅堂的一个耳室,眼前的景物惊得他目瞪口呆:只见硕大的铜壶、铜缸、铜提桶、铜钫和无数的玉饰零乱陈列于一层辨不清质地的零碎器物之上 。
网络配图

这些器物光芒四射、灿烂夺目 。十几分钟后,黄淼章根据麦英豪的指示,怀抱一件大玉璧、一个铜编钟、一个陶罐,来到了墓室的裂缝之下,先让上面的考古人员把文物小心翼翼地用一个布包提了上去,然后自己借助绳索钻出墓穴 。
随后又派专人到北京向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详细汇报,最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广东省博物馆联合组成象岗汉墓发掘队,经过考察和发掘,证明这就是在地底埋藏了2100多年的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 。这是岭南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完好、随葬品最丰富的一座汉代彩绘壁画石室墓 。
任何朝代的帝王都会想方设法避免自己的墓葬被人盗掘 。如果说赵眜在治国方面没有多大能耐的话,那么他在防盗方面则可以说是堪称楷模了,因为他的墓历经2100多年而完好无损,不能不说是一个帝王陵墓中的奇迹 。
研究赵眜的地宫时会发现,即便是盗墓贼找到赵眜的墓葬,要想盗取墓中的东西也绝非易事 。因为墓的形状有点像个“甲”字,头北脚南 。那个“田”字是墓室,伸出来的一竖是通向墓室的墓道 。墓道是长方形的,填满了黄土和大石块,大概是在封墓以后再填进去的,防止有后来者靠近墓门 。
网络配图

这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宫殿,也是揭开众多不解之谜的关键之所在 。因为只有当我们了解清楚了赵眜墓室结构,我们才能探寻到他的墓历经两千年而不被人发现的奥秘 。
南越王墓的发现,其社会、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不但震撼岭南大地,而且惊动全国,闻名世界,从考古学界、社会各界到新闻界,无不感到惊奇 。有人评价这是“令无数人苦苦探寻了两千多年的隐秘,中国考古史上最辉煌的发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