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物理的两位先驱黄昆和谢希德( 三 )


黄昆在国际物理界沉寂近30年后,又重新活跃起来 。他开始了他研究生涯中第二个活跃时期:1980—1990年 。正如国际著名固体物理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固体物理研究所前所长卡多纳(M.Cardona)描述黄昆,“他好比现代的凤凰涅磐,从灰烬中飞起又成为世界领头的固体物理学家” 。
在黄昆所长的主持下,针对国际上在多声子无辐射跃迁理论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重新开展了研究,“黄-朱模型”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性成果 。半导体所建成了我国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在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学中崭新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一新兴领域目前已经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 。
黄昆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给研究生讲课
黄昆的治学之道
黄昆研究教学60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治学风格 。黄昆先后师从吴大猷、莫特、波恩三位大师,其中莫特对他的影响最大 。他有选择地吸取了三位大师的治学之道,在60载的研究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治学风格 。
黄昆把自己的一生科学研究经历归结为:一是要学习知识,二是要创造知识 。对做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来讲,归根结底在于创造知识 。而学习知识与创造知识,黄昆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观察别人的经验教训,归纳出两句名言:
“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要服从于应用,要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 。”
“对于创造知识,就是要在科研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做出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为此,要做到三个‘善于’,即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尤其是要提出在科学上有意义的问题;要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因为只提出问题而不去解决问题,所提问题就失去实际意义;还要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结论 。”
这两句名言确实是黄昆的经验之谈,我们应当作座右铭而牢记 。
就学习知识而言,黄昆从中学到博士毕业,都在主动地学习 。不仅上课,而且看文献听报告,黄昆都十分注重主动性 。任何新的东西,都必须经过他的“免疫系统” 。只有被他的“免疫系统”识别,并在他自己的知识体系中重新定位以后,新的知识才被黄昆接受,变为他自己能驾驭的知识,否则,他一概排除 。
黄昆每研究一个问题,都喜欢“从第一原理出发”,即先不看已有文献,而是独立地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思考 。黄昆觉得这样思路才能不受他人的束缚,研究才有主动性 。正是这种“从第一原理出发”的治学风格,使黄昆的研究工作往往具有学术上的开创性与重要性 。
严谨是黄昆治学上又一特点 。对于自己所研究问题的每一环节,黄昆都要反复推敲,有时经过“否定之否定”的n次方,才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黄昆常说,他的十个想法中有九个靠不住,为此他总是仔细推敲 。黄昆不赞成用过于烦琐的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然而在需要数学推导及计算时,他又十分仔细,反复多遍地来回检验 。
通常他宁可把事情想得更复杂一些,多做几手准备,而不相信“天上掉馅饼” 。黄昆在学术上对自己的论著力求完美 。他觉得意思不大的一些著作往往被他自己束之高阁 。他强调,研究工作不能安于修修补补,以数量取胜,而是要真正在科学上解决问题 。他主张,每篇论文都要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个或几个物理问题,这样才有价值 。他非常不赞成有的人文章发表了许多篇,却没有真正解决一个问题 。
1995年12月26日,黄昆为研究生做“做人之道与治学之道-黄昆教授与研究生谈成才”报告
做一个低调的人
黄昆在科学上的成就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也得到祖国和人民的承认 。1955年,年仅36岁的黄昆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当时所有委员中最年轻的一名 。改革开放以来,黄昆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藉院士(1980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协会(IUPAP)半导体委员会委员(1985—198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