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治贪那么厉害,为什么贪官却越来越多

虽说,明朝算是农民翻身做主的政权,但是,官场的贪腐之风,甚至,远胜于其他朝代 。太祖建国时,朱元璋曾大力度整治过朝廷的贪腐现象,甚至,做了一份《醒贪简要录》,不论哪级官员贪污,只要数额超过了六十两,那么,就一律砍头游街,还要剥皮实草以儆效尤 。
甚至,每个衙门旁的土地庙就是剥皮之所,也叫“皮场庙”,将贪污犯的皮剥下来填充稻草,然后,摆在衙门旁边震慑地方官,替他们敲响警钟 。朱元璋反腐倡廉的决心有目共睹,一杀就是好几万人,可是,就算是明太祖这样的铁血手段下,贪赃枉法之徒仍未被赶尽杀绝 。
掌管钱粮的官员中饱私囊,掌管量刑的官员则在判决上做文章,就连明太祖最终都不得不感叹道:“我想要杀掉所有贪官污吏,可惜的是,早上杀了一批晚上又出现一批,杀之不尽... ...”对于这种现象,史学家吴晗如此评价道:“贪腐现象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决定的,并不是皇帝的一个举措能够根治的... ...虽说,朱元璋手握生杀大权,但是,却无法动摇社会制度 。”
简而言之,明朝时期的贪腐现象,完全是明朝体制性的后遗症 。
元朝以前,中华民族一直受儒教影响很深,但是,元朝时期,基本没有举行过什么科举了,至此,大部分将儒家圣贤之道都淡忘了 。元朝末年,朝廷十分腐败,社会的道德程度日益下降,这些都无疑说明,元朝对中国的损伤程度是很大的 。
并且,更是因朱元璋早期经历,他痛恨贪官,所以,在其建国后有意削减官员的俸禄,从而也导致了很多官员虽然说是“高官厚禄”,但是,却依然贫困潦倒 。尽管,在此期间有不少官员一再上书建议朝廷涨工资,但朝廷却不为所动 。数百年间,官员的工资待遇没有根本改变 。
史料中的“循吏”之名,最早则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之中,后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 。吴晗曾将明朝贤臣收罗进《明史·循吏传》中,共计一百二十五人,以嘉靖皇帝为分界线,之前总共有循吏一百二十人,在其之后则仅有五人 。
难道从嘉靖帝登基后,直到崇祯驾崩的这一百多年时间内,明朝只出现了五名不贪污的好官?
非也,宣宗时期的江南巡抚周忱,便被吴晗归纳到好官的行列,明朝前期名臣以善理财知名,所以,这人的确能替老百姓干些实事 。但是,在与朝廷同僚相处时,周忱出手相当大方,对上面的达官显贵从不吝啬,对手下贪赃的小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正是国难当头之际,应天府豪民彭守学则攻击周忱“多收耗米”,甚至,还攻击他“变卖银两,假公花销,任其所为,不可胜计”... ...户部竟也奏请“分往各处查究追征” 。周忱希望能够通过金钱来铺平道路,可以说,这种行为已经反映出明朝时期体制性的顽疾 。
从《明史·循吏传》中好官的年代分布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明朝逐步走向衰亡,好官逐渐成了凤毛麟角,在嘉靖以后贪腐之风就像传染病一样在官场迅速蔓延,逐渐成了官场通病 。
嘉靖之前,官员们尚知廉耻,在被问到每年职权上的收益如何时都不好意思开口 。嘉靖以后,官员们素质逐年下降,就连这最后的脸皮都不要了,公然行贿受贿 。官员若接到吏部的委任状,倘若被分配的是个肥差便拍手叫好,若是个苦差难免大呼倒霉 。
【明朝治贪那么厉害,为什么贪官却越来越多】“宦成之日,或垂囊而返,则群相姗笑,以为无能 。”甚至,这一时期的官员以贪污为荣,颠倒黑白,因为,清正廉洁的官员比例太小,所以,经常会显得格格不入,时常受到打压,久而久之这些清官不是被同化成了官场的蛀虫,最终,就是被栽赃陷害离开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