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霁云在文献上是怎么记载的他在民间的供奉是什么样的( 二 )


甘谷一带的二龙王庙文革中被当作封建迷信拆除,祭祀程序随之废弃 。改革开放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以落实,文革中被毁的二龙王庙也相继恢复兴建 。
五月会
二龙大王在天水一带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影响,在天水人们尊称他为“二爷”,只因“二龙大王”很受当地群众欢迎与尊奉,所以每年的庙会活动都会去很多地方一尊活身像根本无法转完各地,故此在天水的两处总庙都有其“活身”像,天水秦州慧音山总庙有一尊二龙大王“活身”像,甘谷县新兴镇雒家坪村总庙有一尊二龙大王“活身”像,两尊神像几乎完全一样,甚至放到一起无法识别哪位是天水的,哪位是甘谷的 。“活身”像均为坐身像,坐于敞棚轿子之中,全像有两米多高,宽一米一,二左右,轿子共有六个龙头,其中前方四个,左右各一个,前面两龙头下有一铜铃,左右每个龙头各有一铜铃,将军身穿红色龙(莽)袍头戴三角状官帽,脚穿官靴,漆黑的脸面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在注视着当地的苍生,长长的胡须掉于胸前洁白的水袖直到脚面,轿子两侧都有两个拱四人抬的穿轿干的铁环,全身约重800多斤,轿子的底座分上下两层,据传说每个加层里面都有蛇,麻雀,燕子等小动物,它们长生于轿子的夹层里,千年不死 。
每年的“二龙王”五月会,“二爷”都会从甘谷总庙坐车(因路程太远所以用车拉)去天水总庙“取龙水”然后回到甘谷县城总庙,届时县城街道两旁的大小铺面家家放炮相迎,每店都会或多或少的捐些香火钱,出了甘谷县城,“二爷”便开始从镇47个村镇依次传递,(当地人称之谓“打教” 。)从第一个村子开始村村“下传”,大村停留三天,小村停留一天,三天的称之谓“全教”,一天的称“半教”,传递一般上午十时许开始,村民们带着锣鼓,唢喇,鞭炮,打着彩旗,拿着香火去接“二爷”,接头后,所有村民由村里老人带头,全体村民面朝“二龙王”神像,跪地烧香化黄纸磕头供奉后,十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们抬起去自己的村子,队列的最前面是鞭炮,其次是拿旗的孩子们,紧跟着的是锣鼓,唢喇,接着是“司公”(主持仪式的礼仪在当地的称谓)然后是端着香盘的村里老人,排行倒数第二的是手拿“二爷”令旗的指挥员,最后才是“二龙王”神像,其余的村民则紧跟在“二爷”的两边 。只因“二爷”是武将所以喜欢人抬着“他”跑,故此大伙都是抬着跑,虽然个个满面汗水但心中却喜悦无比,不论到哪村都是如此的隆重热闹,村里几乎每村都有安放神像的庙宇 。到村后将龙王爷安放于庙宇后,开始摆放供品,村民集体烧香 。第二天开始打教,“司公”带领大家又唱又跳,好不热闹,其间也有很多还愿,捐助与乞富求安的村民,等所有的教打完后又送往下村,依次往下!每年等所有的村会结束后二龙王于七月底返回总庙,整个五月会历时将近三个月,场面空前盛大,逐渐形成庙会!为当地一年中颇为隆重的祭祀活动 。
秦腔睢阳魂
2006年,中国作协会员、甘谷县文化馆牛勃根据南霁云的历史故事传说,亦即天水一带民间供奉的秦州慧音山二龙大王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创作了大型秦腔历史剧《睢阳魂》 。
秦腔《睢阳魂》由中国作协会员、甘谷县文广局副局长牛勃编剧,陕西省戏剧研究院老同志王震作曲 。该剧反映了发生在唐朝时期著名的河南睢阳保卫战的故事,刻画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民族英雄南霁云不畏艰险,出生入死,保家卫国,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南霁云也就是家乡天水市--甘谷县一带民间供奉的秦州慧音山二龙大王 。全剧通过驰援、接应、搬兵、坚守、殉国等一系列慷慨悲壮的场面,塑造了南霁云、张巡、雷万春、南夫人等英雄形象,歌颂了他们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大忠大勇,唱响了一曲精忠报国的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