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漪差一点就让自己的儿子取代了光绪皇帝,为什么还要煽动慈禧对列强宣战?

1920年底,一位前清王爷从兰州返回北京,引起了京城各界的 关注 。1921年初,这个已是垂暮老人的王爷回到了昔日生活过的北京城,民国官员和前清遗老都做到了礼节意义上的欢迎 。但是一些谣言不胫而走,有人说他进京之后,进了紫禁城,朝觐了废帝溥仪 。
按辈分,他是溥仪的叔叔,叔侄二人抱头痛哭,说他不甘心 大清就这么没了 。甚至还有人说这位王爷从西北带来不少军火,回到京城,就是要复辟 大清 。各国驻华公使听闻此人回京,竟联合对民国政府外交部发出照会,要求将这位王爷遣回西北,不许其在京居住 。这又是为何?此人究竟是谁呢?
此人名叫爱新觉罗·载漪,昔日的端郡王,他曾是 大清最有权势的贵胄,他的家族差一点窃夺神器,差一点位居九五 。这一切,咱们,慢慢道来······
道光 皇帝诸子之中,一般人最熟悉的肯定是咸丰 皇帝奕詝和恭亲王奕?,以及光绪 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 。道光第五子奕誴,这个人似乎不为人所知 。据说这位老五,道光很不喜欢他,从小就被过继给了叔叔惇亲王绵恺 。
不过,民间对五爷的印象甚好,此人很接底气,能和引流卖浆者打成一片 。奕誴有个儿子就是载漪,生于咸丰六年(1856),父子相似,载漪从小也被过继给了瑞郡王奕誌 。过继不久,载漪就被封为贝勒,1889年加郡王衔,1893年为御前大臣,1894年晋封端郡王 。或许是册封官员的误,“瑞”与“端”,两字很像 。
史书上记载载漪“少不读书,刚愎自用”,“愚而不学,骄盈特甚” 。但是,后来载漪却能飞黄腾达,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一种说法流传很久,源于《清史稿》,说载漪的福晋是慈禧的侄女、承恩公桂祥的女儿 。
其实载漪不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婿,根据玉牒,也就是《爱新觉罗宗谱》记载,载漪先后有三个福晋: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员外郎绍昌之女、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和硕阿拉善亲王贡桑朱尔默特之女、庶福晋赵佳氏,赵延之女 。其中并没有那一位福晋是叶赫那拉氏 。有关清代皇室王公的记载,玉碟不言而喻具有最高权威性 。《清史稿》与《宗谱》发生矛盾,前者自然不足采信 。
不读书,又不是慈禧亲戚的载漪为何会飞黄腾达呢?这一点和 戊戌政变有关,1898年的那场帝国大改革中,我们不怀疑光绪 皇帝励精图治的改革雄心,也不怀疑康有为等人的拳拳爱国心,但是改革与宫廷权斗,与母子 党争相纠缠,这一切就复杂起来 。
最后,由于光绪的急躁盲动,由于康有为的勃勃野心,掺杂日本、英国等列强的狼子之望,改革失败了,原本有可能支持变法的慈禧太后站到了满洲保守势力的阵营 。
政变之后,慈禧太后再也不信任什么巧舌如簧的改革家了,开始用一种怀疑的眼神看着朝堂中的汉官,她所信任的仅仅只剩下满洲贵族,乃至宗室贵族了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离 皇帝血统不远的载漪能够上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
在慈禧太后眼里,光绪是个被汉人教坏的叛徒,“围园杀后”是 戊戌年康有为那帮人相出来的计划,虽然匪夷所思,但足够震撼 。光绪对这个惊天密谋并不知情,但慈禧并不相信这一点 。废黜,这个念头在慈禧心中盘桓着 。
太后的心思被身边的亲贵窥测到了,很多人蠢蠢欲动,谁不想坐在金銮殿的那张龙椅上呢?载漪自然也是想的,不过他可能没资格了,因为要接替光绪就需要解决宗法制上的问题,当年光绪能接替同治,就是因为光绪被过继给了已故的咸丰帝 。载漪早已经被过继过一次了,所以二次改宗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载漪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儿子身上,他比较钟意的是次子溥儁,母亲是 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