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杯的寓意,匏樽是什么?

匏樽是什么?

樽杯的寓意,匏樽是什么?

文章插图
匏 清乾隆模印八仙纹匏瓶“乾隆赏玩”楷书款匏
páo
〈名〉
(会意 。《说文》:“从包从瓠省 。包,取其可包藏物也 。”按:“瓠”(hù)葫芦 。省:即省形,选取“瓠”字形体的一部分“夸”,与“包”会合成义 。本义:葫芦的一种,即匏瓜)
同本义 [gourd]
匏,瓠也 。——《说文》
匏有苦叶 。——《诗·邶风·匏有苦叶》
吾岂匏瓜也哉?——《论语·阳货》
其器陶匏 。——《汉书·郊祀志下》
匏樽 是 酒杯的意思!
匏,也是中国古代所说的“八音”之一,《三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中国古乐器中的笙、竽属于匏音 。[编辑本段]匏艺匏,是我国古代对葫芦的称呼,一般由两个球体组成中间相连接,下面球体大,上面球体小的葫芦古代称为壶 。匏在古代泛指一个球体的葫芦,匏最广泛的用途就是从中间开成两半做水瓢,民间将匏俗称瓢葫芦 。
匏艺,是指范匏工艺,就是用预先制作好的模具套在幼小的葫芦上使葫芦按照模具生长,匏艺起源于中国明代,兴盛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散朝,道光以后逐渐衰败,至今仍有民间范匏艺人在种植,市场上也可以见到各种现代匏器 。大雍匏艺轩(天津大雍工艺葫芦种植基地)在匏艺研究上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编辑本段]匏器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明末出现的一种特殊工艺品,为明末太监徐九公(一说为梁九公)所创 。明谢肇淛《五杂俎》中说:“葫芦(器)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为一首诗者,盖生时板夹使然,不足异也 。”可见到了16世纪,带各种花纹、文字、诗词的范制匏器,已不罕见 。清康熙时,匏器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御用工艺品 。
现存的匏器实物和款识,以清康熙时期为早,有杯、盘、碗、壶、盒、瓶、笔筒、鼻烟壶、蝈蝈笼和乐器等器具 。其中康熙年间的匏器以六瓣碗、缠莲寿字纹盒、八方形笔筒、蒜头瓶和四弦琴等物为最精 。
清代制匏工艺颇受皇家重视,康熙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 。在宫廷的督造下,生产出诸多清朗典雅的模制匏器,其制作工艺精巧,产品种类纷繁 。此时期匏器工艺已臻精致,品种齐全,式样新奇,纹饰丰富 。至乾隆年间,这种“朴雅”之器更深得乾隆的钟爱,以为可胜金玉,乾隆御制诗中以匏为题材的即有数首 。这些宫廷制匏器除供御前赏玩外,还被作为珍贵的礼品用以赏赐王公贵臣以及馈赠外国嘉宾使臣 。清代中期后,宫廷范模匏器渐趋衰落,嘉庆、道光朝的宫廷范匏制作已远不及康乾时代之盛 。同治、光绪款者零零星星,更难得见 。而勒扎、火画、压花、刀刻等制匏工艺在道光中叶之后相继出现,这些造型奇特、纹饰优美的器皿随着时间的洗拭和人为的摸抚摩擦,器色日渐深沉,犹如蒸栗,莹澈润细,愈具欣赏魅力 。
清葫芦刻山水小碗匏器的制作
匏器制作可分为三大类:1、本长葫芦,即通过倒栽、勒脖、夹板、打结等方法,长成形态各异的葫芦,达到翻、脖、肚、底的理想比例 。2、用成熟后的葫芦加工成形态各异的器物,如刀刻、针刻葫芦 。3、是将模具套在生长的嫩葫芦上、使其长成与模子完全相同的样子,有人称其为“范制葫芦器” 。现介绍一下部分匏器制作的工艺 。
游刃有余的刀刻葫芦
刀刻葫芦,此工艺在匏器中出现的较晚,分为山东刀刻单肚葫芦和刀刻书画葫芦 。前者选用无柄葫芦,先将其染成红色,然后施刻 。花纹均是由线刻、点刻组成的图案,刀法流畅,线条飞动,具有粗犷淳朴的意趣 。此种匏器多用作饲养蝈蝈的虫具、供小孩儿游戏的玩具等,收藏价值不是太大 。刀刻书画葫芦一般先由名家在葫芦上作书画,然后由葫芦雕刻家运用浅刻法加以完成,这样珠联璧合无疑是葫芦雕中最具艺术性、最具收藏价值的一类 。同时,也有一些书画名家自画自书自刻,若书、画、刻俱佳者,更为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