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人一打仗就缺粮?烧钱又耗粮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古代战争中,无论一支军队战斗力有多强,一旦粮食供应断绝,那就马上会由猛虎变成绵羊 。历史上因为断粮而战败甚至全军覆没的战例数不胜数,如秦赵长平之战、恒温北伐前秦、宋辽岐沟关之战等 。
长平之战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为什么在古代战场上粮草对一支军队那么重要?换句话说,战场上的军队到底有多消耗粮食,以至于一旦粮道被劫或者粮食食尽,军队马上就陷入困境?最关键的问题,军人平时每天也得吃饭,为什么一到打仗的时候就需要许多额外的粮食呢?
火烧乌巢
首先从制度层面上来看,很多王朝采用的是征兵制,即寓兵于农,士兵的主要身份是自耕农 。他们按一定期限给国家服兵役,有的甚至还自带衣粮,好处是免除自身徭役,服役期之外就是普通百姓,日常所需口粮自然不需要朝廷来操心 。两汉的征兵制、唐前期的府兵制就类似于这种情况 。如果没有作战任务,军队在一个地方长期屯驻,则需要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即所谓军屯制度 。明朝的卫所制也类似于这种情况,正如朱元璋所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
结合上述情况不难看出,如果要发起一场战争,一定要先预判战争会持续多久,再根据出动军队的规模计算所需粮草大致总数,从官仓拨付,万一战事延长还得不断补充 。毕竟无论是士兵自带干粮还是屯田自给,一旦遇到长期作战,日常粮草供给都无法持续,一定要备足所需的军粮 。这个数字往往十分庞大,根据乾隆三十三年的一份奏折估算,仅仅四万士兵,十个月就需要粮食四十二万石,约合现在两万五千吨,而当时全省的仓粮才三十五万石 。这还只算了士兵的口粮,战马所需精料和运粮民夫口粮还没计算在内 。
隋唐官仓
在正常情况下,中原王朝国力强盛,所能调配的资源足以支持长期作战 。但是战争在哪里打往往无法决定,有时在万里之外的边境,所以运输成了最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粮食都不成问题,但帝国版图实在太大,经常不能及时运到战场,即使运到代价也实在太大,这也加重了前些粮草供应的压力 。如果遇到崎岖的地形,路上要消耗上百倍的粮食,“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 。(接近200:1)”(《史记·平准书第八》)
【为什么古代人一打仗就缺粮?烧钱又耗粮】除了路上的消耗外,一支军队还包含大量的非战斗人员或战斗辅助人员,他们的数量往往比战兵的数量还大 。辽国正军与打谷草家丁的比例是1:2,欧洲中世纪骑士扈从数量不等,而北宋沈括记载的战兵与民夫的比例通常是1:3:“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 。”(《梦溪笔谈·官政一》)相应的,这些民夫消耗的粮食也是正军的好几倍 。
金国军队
为了节省粮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粮的民夫会先后分批返回,但前线会一直保持一个具备相当规模的民夫队伍,他们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会成为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除了战兵和民夫外,军中还有大量骡马,其中有需要精料喂养的战马,和粗料喂养的驮马、乘马及驴骡等畜力 。
比如战马,虽然马匹可以就地啃食水草,但还需专门准备饲料 。其所喂饲料既可以是干草、稻麦秸秆,也可以是豆类甚至小米 。一般来说,普通畜力用干草喂养,战马用草料和粮食混合喂养,以保证作战时的体力 。草料和粮食的比例也没有绝对标准,视情况而定 。宋朝部分北方边军每匹军马的标准是每天生谷二升,“每人给面斗余,盛之于囊以自随 。征马每匹给生谷二斗,作口袋,饲秣日以二升为限,旬日之间,人马俱无饥色 。”(《宋史·宋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