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谦做出的成就有哪些他在教育上的主张是什么( 二 )


学术
史学研究
王先谦学术成就最大的方面是史学 。他治史的方法大体遵循乾嘉学风,注重校勘 。其仿经疏体例注释旧史的代表作是《汉书补注》 。该书旁采诸家之说,经多年穷究,使疑难不解之处得以通晓,因而至今仍受国内外史学界推崇 。其他的注释著作《后汉书集解》《新旧唐书合注》等也颇见功力,被后代史学史专家评为“王氏所作补注、集解诸作,都是校注书中标准的著作 。” 《十朝东华录》是王先谦的又一部重要的史著 。《东华录》本是清代的一种编年体史料长编,因国史馆在京城东华门内而得名,先有蒋良骥编成自努尔哈赤天命朝至雍正朝5朝《东华录》 。王先谦任职翰林院和国子监时,嫌其过于简略,特详加增订,并加修了乾隆、嘉庆、道光3朝,后增修咸丰、同治2朝,合称《十朝东华录》 。该书取材广泛,不仅取自《清实录》,还广采《方略》、《会典》、《御制诗文》、《大臣列传》等,所以至今仍是研究清史的基本史料 。
鸦片战争之后,随中西方文化逐渐交流,中国学者开始著述外国史地,王先谦也顺应时代潮流,于光绪年间撰成《日本源流考》、《五洲地理志略》 。《日本源流考》探讨日本的政事学术和治乱得失的本源,目的是欲使闭目塞听的中国能急起仿效 。书中还用一定篇幅辑录明代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的资料,反映出作者的爱国之心 。《五洲地理志略》是王先谦花4年时间辛勤编纂而成的,书中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史地图籍,对欧美各主要国家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一个原先遵循乾嘉旧规的学者,能睁眼看世界,辑成世界地理书籍,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
版本校勘
作为一名学术大家,王先谦深知版本校辑的重要,他强调“欲博览遗书,尤以精研版本为重 。”他独自校勘或邀人合作而成的《郡斋读书志》、 《天禄琳琅书目前后编》、《魏书校勘记》、《盐铁论校本》等都受到版本目录 学者的重视 。其中《盐铁论校本》被郭沫若、杨树达著书时参考取材;他的《合校水经注》集乾嘉以来《水经注》研究之大成,为近百年来的独特通行之作 。
经学研究
王先谦是史学大师,又是经学大师,他曾花费半生心力,成《尚书孔传参正》一书,书中探讨《尚书》原委,旁证历代诸儒训释;博采《史记》、 《汉书》、《论衡》等材料,对伪托之处详加辨正 。今文经学大师皮锡瑞评价它“兼疏今古文,说明精确,最为善本 。”他并继乾嘉年间的大经学家阮元之后,博观慎取,解释和考订经书,集资汇刻了卷帙浩繁,于保存文献,发展学术非常有益的《续皇清经解》,因而清代著名文献学家刘锦藻评价:“维持文献之功,阮氏而后为推先谦矣 。”他还撰有《诗三家义集疏》等经学著作,从而奠定了自己在近代经学史上的地位 。
语言文字学研究
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王先谦也颇有造诣 。东汉时刘熙曾作《释名》一书,以辞音求义,来推究事物名称的由来,清代毕沅又作《释名疏证》,对《释名》加以注释论证 。对此,王先谦又特意撰写了《释名疏证补》,对毕沅此书再加补证 。此书撷取江浙和湖湘学者精英,所校所释,颇为全面而有系统,后人认为它超过了毕沅的《释名疏证》,于训诂、词汇、音韵学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贡献 。
此外,王先谦一生所作诗文共有44卷,1190篇,蔚蔚大观 。他文宗秦汉,效法韩愈,笔力遒劲,气魄雄浑,诗宗杜甫、苏轼,自成格调,是晚清一大家,与王闿运齐名,人称“二王” 。
王先谦于主讲岳麓书院达十年之久,岳麓书院自976年(北宋开宝九年)创办以后,就一直是湖湘文化的中心所在,历届山长都由著名学者担任,而其中撰述最为宏富的,当推第53届山长,亦即最后一届山长王先谦 。他自著《虚受堂文集》、 《虚受堂诗存》、《葵园自订年谱》等书,编纂校刊《荀子集解》、《十朝东华录》、《群斋读书志》、《魏书校勘记》等书,终其一生,共著、编、校、注、辑、刊各类书籍达50余种,计3200多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