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意义
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充分说明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道理 。高傲的秦始皇自信的认为有了强大的军队、占尽地利的关中之地,再加上采用“焚书坑儒”这样的政令控制住了国家的精神文明传播,就可以自由自在的“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了 。然而给人当长工的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在轰轰烈烈的反秦斗争中不到三年就推翻了这个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帝国 。
刘邦的成功不仅着实为当时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而且推翻了“君权神授”的封建统治思想,使人民开始觉得“皇帝轮流坐,来年到我家”的革命信条并不是不现实的 。当然这也给后世的几任汉朝皇帝巩固自己真龙天子的传说制造了不小的麻烦,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忠孝仁义的思想确定为国家的教育准则后,汉朝的社会思想才逐步趋于稳定 。这也为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地位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
文化意义
由于司马迁于不经意之间在《高祖本纪》的这一段中多写了一句“蛇遂分为两,径开 。”由此诞生出了一个神话故事:即“高祖斩蛇,平帝还命”:
故事的两个主要角色之一,一条普通的蛇变成了巨大的白蟒 。刘邦斩蛇前,白蟒说:“你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 。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 。”刘邦一剑把白蟒从正中间斩为两段 。所以西汉传到平帝,白蛇转投胎王莽,毒杀汉平帝,篡汉为新 。后经光武中兴,平灭了王莽,才又恢复了汉室,建立了刘氏东汉王朝 。而东西汉恰巧各传200余年 。
在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张震佐老先生的扛鼎之作《东汉演义》中更是极力渲染刘王矛盾的因果报应 。
后世纪念
斩蛇沟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成为天子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斩蛇之说,在丰县修建一庙,名为“白帝子庙”,斩蛇处的河沟名为“斩蛇沟” 。这座白帝子庙就坐落于丰县县城正西、西去长安的古道之旁,离县衙(今县人武部之处)刚好为三十五里单八步,故而人们又将此庙称之为“三十五里庙” 。由于人们嫌称呼“三十五里庙”拗口,后又改称为“三十里庙” 。此庙宇建有大殿三间,前带走廊,有院墙、门面,门前竖一石碑,记述了建庙的原因、经过、位置以及它的意义 。明世宗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黄水陷城,丰西一片汪洋,白帝子庙坍塌,水过后荡然无存 。之后,人们又在原庙址之前建了一座“土地庙” 。清仁宗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黄水再决砀山县的庞家林,“三十里庙”首当其中,村落庙宇再次夷为平地 。自此,再无起庙,但“三十里庙”的村名却一直延用 。
斩蛇碑
汉高祖刘邦斩蛇碑是后人为纪念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的碑记 。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主峰南麓 。始建于汉文帝时期,多次重建,现存为复制明朝石碑 。夜间光照石碑显现刘邦高大威武幻影,堪称天下奇观 。
【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简介该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 为什么项羽可以在彭城打败拥有五十万军队的刘邦在垓下之战却不行呢
- 吕雉脾气阴鸷强悍滥杀刘邦子孙让人无法理解
- 斩蛇起义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刘邦是如何解决这件事情的
-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做好了皇帝,却做不好一个丈夫
- 他是刘邦少子,杀吕后宠臣,最后却绝食而亡
- 汉高祖刘邦在白登之围中是怎样脱身的?
- 刘邦斩蛇起义的说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
- 公元前206年:项羽设鸿门宴欲杀刘邦
- 从刘邦和项羽墓就能看出成王败寇多么残忍!
- 为何刘邦媳妇吕后会从温顺少女变成千年毒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