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古文里是“用”的意思 。其意思应是“君子以之自强不息” , 就是君子用了它以后就会自强不息 。这里的“之” , 就是指“天行健” 。直接翻译过来就是 , 天道的运行是最健朗的 , 君子通过顺应这种规律 , 使自己变得强壮 , 生生不息 , 而不是让君子埋头苦干不松劲儿的意思 。这种处世之道 , 在古时候几乎人人都懂 , 老子不是也说吗?“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从“我”出发 , 站在一般人的思想境界中来思考《周易》 。“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理解就会很肤浅 , 很肤浅 。即做事情 , 只想着尽量不求人 , 要“自强” , 所以 , 给人的印象是清高 , 个性强 , 争强好胜 。
【10句被严重扭曲的名言,老祖宗的脸被丢尽了!】《周易》的“三才观”告诉了我们人类 , 天生人 , 地养人 , 人是天地造化的杰作 , 天地有生养万物之功 。相对于天地而言 , 人的形体何其渺小 , 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 人的寿命何其短暂 。但是 , 人可以取法天地的精神 , 通过道德修养能效法天地 , 达到天地合一的水平 。效法天地的道德 , 修养自己 , 人类也要尊重自然 , 爱护自然 , 自然和谐的生活在地球之中 , 这样人类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 。
04、民可使由之 , 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 , 立于礼 , 成于乐 。民可 , 使由之 , 不可 , 使知之 。”——《论语?秦伯》
“民可使由之 , 不可使知之” , 又是《论语》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老百姓嘛 , 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只要让他们做事就行了 , 最好都是昏昏噩噩 , 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做就行了 , 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 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 , 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统治者奉为圭臬 。正是这句话 , 孔老夫子更被认为是千百年来愚·民政策的始作俑者 。但是 , 这条愚·民之术 , 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我们知道 , 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 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 , 便要再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 , 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 , 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 。在这里插一句 , 孔子的文章为什么被后人引用得非常多呢?这其一当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 , 其二 , 则是因为他的语录涵盖的范围非常广 , 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这样一来 , 后来的人无论是谁 , 抱着什么目的 , 都可以从孔子的话中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相关部分 , 再加以自己个人倾向的理解和句断 , 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
比方说现在这句“民可使由之 , 不可使知之” , 从前文来看 , 我们孔老先生前边一直在讨论诗礼乐这三种东东的教育问题 , 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成去教帝王权术的训诫了呢?原来 , 这又是后人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 , 刻意在句子的中间用一个不恰当的“句断”使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的缘故 。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 , 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 , 立于礼 , 成于乐 。民可 , 使由之 , 不可 , 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 , 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 , 一定要抓好 , 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 , 好 , 让他们自由发挥 , 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 , 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 , 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
- 他本是一个好官,却被慈禧利用了
- 刘渊后宫中最悲情的皇后单氏丈夫死后被刘聪收入后宫
- 端木赐的学习能力怎么样?为什么说他被世人所低估
- 中山国:东周时期建立的国家,被称为战国第八雄
- 作死王日常,据说汉武帝的儿子广陵王是被熊挠死的,这是怎么回事?
- 独孤伽罗做了两件事竟使后宫三千佳丽被冷落
- 王世充和洛阳兵变有何联系?为什么会被李世民打败?
- 周福清为什么会被丢官判死刑?真相是什么
- 世界十大酒店半岛酒店被评为远东贵妇,第八十万元一晚
- 许孟哲和女友张艾亚约会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