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貌相,说的是不能只根据外貌来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亦即是不能以貌取人,那“人不可貌相”的原型说的是谁?与此相关的故事又有哪些?
这个人与孔夫子有关,想不到孔圣人也会“以貌取人”吧 。
最早的记录是在《韩非子·显学》中,原文如下:
曰:"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 。…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所言孔子以貌人自嗟失误之事,后世相学家常引为相形必须同时相德的例证 。
这段话其实就是说孔子以貌取人的故事 。说的是一个复姓澹台,名灭明的人,是春秋末期的鲁国武城人 。他天生长相跟常人不太一样,不是帅出了宇宙,而是面貌丑陋 。据说长得“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不具大器形貌”,自然就不怎么招人喜欢 。
所以,当他去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虽然为了信守自己“有教无类”的理念没有拒绝他,但就是不上心,总对他爱答不理,让人家坐冷板凳 。澹台灭明被孔夫子以貌取人的态度深深地伤害了,然后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孔子,并开始了漫长刻苦的自学历程 。
以貌取人的孔子没把澹台灭明当回事儿,但是他非常喜爱的弟子子游却对澹台灭明颇为欣赏 。子游从武城宰任上回到曲阜看望孔子时,孔子问他:
“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就借机赞美了澹台灭明的高尚品格:“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事从不投机取巧走捷径,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屋里来 。”但固执的孔子依然不为所动 。做人还是得自强乐观,毕竟野百合也有春天,这不人家澹台灭明可不是玻璃心 。
澹台灭明自学成才后,独辟蹊径,南下吴楚游历讲学,积极传播儒家学说 。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澹台灭明在江南地区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 。厉害的是当地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 。
最后几十年如一日他为江南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的名气因此也传遍了当时的各个诸侯国,成了大名人 。孔子听到这些消息后,幡然悔悟,
不胜感慨: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澹台灭明字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凭语言判断人,看错了宰予) 。宰予是谁?宰予就是白天光明正大地在课堂上打瞌睡,被孔子形容为"朽木"和"粪土之墙"的哥们 。
除了这个有名的典故之外,还有一个与爱情相关的故事 。
【人不可貌相说的是谁?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在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中记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相学中指看相不能只看相貌,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品德操行,即相心与相德 。
故事《卖油郎独占花魁》说的可不是恶霸强抢民女的狗血桥段,也不是才子佳人花前月下,浪漫缠绵的老戏码 。
说的是才女莘瑶琴和秦重那一代人在小时候,因战乱而孤身流落临安 。莘被骗沦落烟柳之地成了花魁,改名王美娘,少年遭强暴,被迫卖身 。秦重则过继油店朱姓,成了卖油郎 。
俩人的命运截然不同,但都是社会的底层 。他们之间按理说不会发生任何交集,可王美娘长得人如其名,身为花魁的她自带招花引蝶的属性 。不管有钱的没钱的都想一睹芳容,当然能一吻芳泽就更好 。
食色性也,做小本经营的卖油郎秦重,也不过是个扔进人群中就找不着的汉子,看到名妓王美娘“容颜娇丽” 。内心蠢蠢欲动,竟然不惜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省吃俭用,辛苦积攒才得的十两银子,作为一夜“花柳之费” 。
- 明朝锦衣卫遍布全国各地,他们的工资都是怎么发的
- 最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来的?由周穆王与西王母共同开辟的
- 明朝嘉靖年间的户部尚书是谁?为什么说是嘉靖帝自己
- 秦始皇兵马俑两排俑之间的土堆是什么?
- 白志文的军衔是什么?为什么只评为少将
- 安成康王萧秀是个怎样的人:轻财重士,约己爱民
- 埃里希middo;哈特曼是谁一个来自南方的黑色魔鬼
- 美国著名将领麦克阿瑟人生种的两次败仗打败他的人都是亚洲人
- 张献忠是怎么杀掉明朝四大藩王的他们都是什么死法
- 省控线是什么意思?详解省控线、投档线、录取线的具体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