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望之饮鸩自杀,元帝非常震惊,为之痛哭流涕,责怪弘恭、石显等人害死自己的贤傅 。师傅含冤身亡,让元帝终生难以释怀,追念不已 。此后每年忌日,他都派使者前往萧望之墓地祠祭 。
但是,汉元帝对萧望之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个事件上,元帝的性格缺点暴露无遗 。如果他坚信萧望之贤良忠诚,完全可以使萧免遭小人陷害 。可是他耳根软,缺乏主见,容易被宦官左右 。两次让萧望之下狱,都是听信小人谗言而草率下诏 。第一次是他不知“招致廷尉为下狱”,轻易被宦官忽悠;第二次是在他明知道老师性情刚烈,仍被宦官牵着鼻子走,让老师再次蒙受下狱羞辱 。再者,他已然知晓老师清白无辜,却没有惩治逼死老师的幕后推手,只是口头责问弘恭、石显等人,使其“免冠谢罪”而已,事后,对他们宠信如故 。如此宽仁,实则是非不分,赏罚不明,使得宦官有恃无恐,日后更为放纵 。
从萧望之之死,也能看出元帝政治上短视与低能 。毫无疑问,元帝若要推行新政有所作为,必须将儒臣作为主要依靠力量 。毕竟萧望之等儒臣,不仅胸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且具有较高的治理能力与道德修养 。而宦官只注重自身的权势与利益,缺乏对天下的担当与做人的操守 。元帝居然让宦官逼死萧望之,放逐其他儒臣,无异于自废武功,自断臂膀 。尽管他后来起用了不少儒臣,但只有依附宦官的儒臣才能保全自己,由是,他们或与宦官沆瀣一气,或明哲保身尸位素餐;而那些不依附宦官的儒臣,不是被坑害致死,就是被挤出朝廷 。所以,综观元帝一生,其“好儒”如同叶公好龙,并没有组建以儒臣为枢纽的领导班底,自身虽然躬行恭俭,却让宦官主导朝政,故不能推出一系列善政,更谈不上实行善治 。
外戚、儒臣、宦官三种势力角逐,宦官终究成为大赢家 。萧望之死后不久,中书令弘恭当年病死,石显继任中书令 。此后,中枢权力急剧失衡,向石显一方倾斜 。出于对石显的信任及自身健康原因,元帝将朝政全部委托他处理,事无大小,都由他汇报决断 。于是石显威权日盛,贵幸倾朝,公卿以下无不畏惧他 。石显俨然一言九鼎,“重足一迹” 。汉元帝虽为天子,权柄却握在石显手中,一切听任石显说了算 。
汉元帝特别宠信宦官,主要基于一种天真的想法,认为宦官没有家室,不会缔结“外党” 。这是一种错觉,石显其实颇擅长“结党”,他不仅与宦官结为“内党”,而且勾结史丹、许嘉等外戚,并拉拢那些见风使舵的匡衡、贡禹、五鹿充宗等儒臣,结为“外党”;内外呼应,兴风作浪,党同伐异 。易学大师京房曾提醒元帝不要宠信佞臣,元帝却执迷不悟,依然听任石显专权;京房触怒石显,很快被逐出朝廷,随后又因“非谤政治”而被处死 。
当然,石显能得到元帝信赖,必然有他过人之处 。“显为人巧慧习事,能探得人主微指,内深贼,持诡辩以中伤人,忤恨睚眦,辄被以危法 。”(见《汉书·佞幸传》)可见此人颇有能力,聪慧灵巧,熟稔事务,精通法典,善于探知皇上心意 。但是,他心理阴暗,狡诈毒辣,报复性强,故而掌权之后,他把心力都用于巩固权势,结党营私与排斥异己上了 。
元帝“好儒”,石显乐于投其所好 。萧望之含冤而死,朝廷内外议论纷纷,石显为了逃避责任,转而向儒士示好,极力向元帝推荐大儒贡禹,让他担任御史大夫 。此举,收到一箭三雕的效果,一则迎合元帝意趣,二则讨好天下儒士,三则博得举贤任能的好名声 。此后,凡是依附石显的儒士,都会得到重用,官运亨通 。譬如匡衡、五鹿充宗,分别官拜丞相、尚书令 。如果不依附或反对石显,即使是元帝亲自选用的,也要被他排除 。元帝重新起用周堪,并提拔其学生张猛,石显不是在元帝面前谮毁,就是暗中捣鬼,使元帝无所适从,逐渐疏远两人 。周堪后来疾喑,不能言而卒,张猛被逼迫自杀 。
- 天京被攻破之后为什么李世贤不迎护幼主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么做的
- 赵邦壁都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他的家乡再无书生
- 身为塔里忽台手下的两个人为什么成吉思汗对请罪的纳牙阿和负罪的脱朵态度不一样呢
- 金桔为什么要用盐水泡 小金桔怎么洗干净
- 慈禧西逃:为什么杀了珍妃带上光绪?
- 古代女子为什么同意自己的丈夫纳妾?是有能力?
- 侍王李世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对洪家王朝不感冒呢
- 曹操为什么不娶蔡文姬?原因很尴尬
- 为什么后汉第二任皇帝也成了短命皇帝?他是怎么死的
- 日本刀如此纤细为什么能够在战场上保持锋利是有什么特殊工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