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毅的酒量怎么样?他为什么被叫为猛张飞?

在开国将帅中,许世友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性烈如火,我行我素,认准了的事天王老子也敢对着干 。能得到这样的人的尊重,可谓难上加难 。
不过,在许世友的部下里面,却有一个人得到了他的尊重,不管去了哪里都想把他要过来 。
这个人,叫刘昌毅,绰号“猛张飞” 。
从这个绰号大家就看出来了,这绝对是一个猛人!别人都以身经百战为荣,他却是身经千战、历险百次,浑身上下无一处没有伤疤 。
在红军时期,时任红四方面军连长的刘昌毅在一次作战中身受重伤,昏迷了好几天都没醒过来 。一天,警卫员看着刘昌毅渐渐没了气,就把他装在棺材里,拿来刘昌毅一直带在身边的一把“勃朗宁”手枪,哭着说:“连长,您生前最喜欢这把手枪,就带着他一起走吧!”说完,把手枪塞到了刘昌毅的手里 。
突然,刘昌毅的手指一碰到手枪,竟然动了一下 。警卫员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使劲儿又看了看,没错,连长的手指真的在动!于是连忙跟大家把连长抬出来,不一会儿,刘昌毅竟然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
1946年,刘昌毅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副司令,一次在前线指挥时,被炸弹击中,十多块弹片打在脸上,牙齿全都被打掉了,满脸血肉模糊,连警卫员都吓呆了 。
当时,周恩来也在前线,连忙让人送刘昌毅去后方医院救治,但刘昌毅以战役正酣为由,坚决不去 。周恩来无奈,只得紧急调来医务人员,在前线为他做手术 。因为受伤的部位不好动刀,医生们都束手无策,迟迟不敢下手 。
这时,刘昌毅已经说不出话来,便让警卫员找来纸和笔,写了三个字——“大胆割!”
1946年9月,鄂西北军区成立,刘昌毅任军区副司令,并兼任独立旅旅长 。一次,国民党调集大军围剿,独立旅不但不突围,反而直钻敌军的心脏 。部下不解,刘昌毅豪气地说:“包袱总得有人背,我背的包袱越重,军区和其他部队的包袱就越轻 。以我之少数换取全局的优势,值了!”
除了“猛张飞”,刘昌毅还有一个绰号——“四不走”将军,即:“不吃饱饭不走,不睡好觉不走,不喝完酒不走,不见敌人来不走 。”
比起“猛张飞”来,这个绰号更见刘将军的大将风范!
非常典型的一次是在1947年春天,刘昌毅在陕西两河口扎营,刚要准备吃饭,突然警戒哨报告说东北方向发现敌军,但刘昌毅没有理会,而是问炊事员:“饭好了没有?”炊事员说:“好了 。”刘昌毅大手一挥:“先吃饭!”
过了一会儿,又有报告说西南方向也发现了敌军 。刘昌毅仍然泰然自若,问:“大家吃饱了没有?”大家跟着刘将军多年,也都养成了处乱不惊的习惯,纷纷说:“还没吃饱 。”刘昌毅哈哈一笑,说:“不吃饱饭不走!”
又过了一会儿,其他几个方向也都传来了敌军的消息 。刘昌毅仍然镇定自若地吃着饭,直到大家都吃完了,才下令收拾碗筷撤退 。此时,敌军的炮弹已经落到了几米处 。
什么是大将风度,这就是大将风度!
这样的人,自然受到了许世友的赏识,当许世友担任山东军区司令的时候,刘昌毅担任济南军区副司令,成为他的部下,从此两人开始了互相赏识、互相尊重的历程 。
后来,许世友调任南京军区司令,第一个要求就是把刘昌毅调过去当副司令 。再后来,许世友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又把刘昌毅调去了广州,继续给他当助手 。
当197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时,许世友担任东线总指挥,又一次想起了刘昌毅 。
当时刘昌毅已是65岁高龄,许世友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就把他请来,关于打仗的话一句不说,先上三瓶茅台,两人对碗干,干完三瓶后,许世友问:“还敢再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