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山河的刘裕:从寄人篱下到南朝第一帝

上中学的时候学到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那里面有一句“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时隔多年,再念起这句时,那幅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依然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或许对辛弃疾来说,寄奴早已不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是一个符号,一个寄托了他北伐理想的符号 。那么,寄奴究竟是谁?他的一生又经历了怎样的传奇?
一切的故事都要从晋哀帝兴宁元年三月壬寅日说起 。
01.
这一天江南丹徒县诞生了一个男婴 。这个孩子姓刘,名裕,小名寄奴 。那个年代的刘姓家族往上追寻自己的祖先,往往都会追寻到汉朝皇室,刘裕也不例外 。他的远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 。只不过这个显赫的祖宗并不能改变刘裕家境贫寒的命运,他的母亲生下他后就去世了 。他的父亲刘翘无力请乳母给他喂奶,决定要抛弃他 。所幸,上天并没有抛弃刘裕,他的姨母主动承担了哺育他的任务,这才将他养大 。
长大后的刘裕身长七尺,风骨奇伟 。只是那时他家境贫寒,父亲去世后,他只能靠砍柴、种地、打鱼和卖草鞋来维持生计 。不过刘裕并不因此气馁,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当年也曾织鞋贩履,他相信他的鸿鹄大志早晚有一天会实现 。
相传有一日,刘裕曾经游览京口竹林寺,感到疲倦,于是就在寺内讲堂里睡着了 。一众僧人见他衣衫褴褛,大感不快,正要下逐客令,突然发现他身上浮现出了五色龙形物体,大吃一惊 。刘裕被僧人们的喧哗声吵醒,问他们吵闹的缘由 。僧人们据实对他说了,刘裕听后非常开心,认为这是自己将来大贵的预兆 。
刘裕胸怀大志,不甘心埋没于田垄之间,于是决定要离家投军 。
02.
刘裕辞别继母,投奔了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军队 。孙无终见他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知道他不是平常的庸碌之徒,于是把他当成亲信,不久又提升他为司马 。晋安帝隆安三年,大名鼎鼎的“海盗王”孙恩起兵造反,朝廷派前将军刘牢之前去镇压 。刘裕得到了孙无终的举荐,在刘牢之帐下做了一名参军 。
刘牢之命令刘裕领兵去侦察敌军的动向,结果碰到了几千反军 。面对敌方数倍于己的兵力,刘裕并没有感到慌乱,反而一马当先,英勇杀敌,一直拖到援军到来,把对方打得大败,把孙恩赶回了海上 。
孙恩虽然吃了个大败仗,但他具有小强一般不怕死的精神,数次卷土重来 。可惜的是,他遇到了他的天敌刘裕 。孙恩悲惨地沦为了刘裕的经验卡,每次都被刘裕打得屁滚尿流,最终投海自尽 。
是金子总会发光,在实战的磨练中,刘裕的军事才能得到显露,他不但作战勇敢,而且还足智多谋,善于以少胜多 。朝廷认可他的功绩,加封他为建武将军 。
03.
虽然平定了孙恩之乱,但是这场起义让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晋王朝雪上加霜 。朝廷的大厦已经摇摇欲坠,不少渴望取而代之的野心家们开始蠢蠢欲动,桓玄就是其中之一 。桓玄本是荆州刺史,统领着荆、江八州的军事,他一作乱,威胁非常大 。郁闷的朝廷只好让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去征讨桓玄 。
司马元显调遣刘牢之为先锋,刘裕也随之前往 。谁知这东晋朝廷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刘牢之对司马元显十分猜忌,害怕司马元显立下战功后回到朝廷对自己不利,决定秘密联系桓玄,准备一齐对付司马元显 。刘裕听到这个消息后,极力劝阻,但是被自己的小聪明冲昏头脑的刘牢之完全没当回事儿 。
桓玄就这样十分顺利地杀进了建康,可怜的司马元显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脑袋就已经搬家了 。刘牢之自以为妙计天衣无缝,却没有想到他马上就要为他的愚蠢付出代价 。桓玄刚除掉司马元显,就封刘牢之为会稽内史,实际上是剥夺了他的兵权 。刘牢之这才意识到桓玄的真面目,但是已经为时已晚 。刘牢之匆忙纠集残兵败将,准备殊死一搏,但此时的他在桓玄面前就如同一只蝼蚁一般 。桓玄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刘牢之,迫使他最终自缢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