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重农抑商得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人认为古代的制度都是落后的,和现在的没法比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拿郡县制来说,从秦朝到现在还一直在被延用着,那些动不动就说“封建糟粕”的人,是对历史缺乏了解 。今天笔者要说的是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其实这也是利民的一个政策 。
重农,立国之本,没饭吃就要有动乱
无论什么时候,农业都是立国的根本 。最通俗的一句话就是“民以食为天”,无论到了多会儿,民生方面“吃”是第一位的 。一个国家粮食是否充裕,是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的大事,因为在大部分人饿肚子的情况下,社会就会发生动乱,不过在有道圣人治理下不会出现人民的暴乱,人民会选择一起渡过难关 。
所以,古代好多的政治家在改革时都会十分重视农业方面 。在《管子·国畜》中记载管仲的准平政策“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意思就是粮食多了国家就持续买进,把粮价搞上去;民间粮食少了就抛售,直至把价格压下来,保持价格的稳定,其目标就是为了更多人的民生问题,使得“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这保护的是人民的利益 。
抑商,打击奸商行为,更是对人民的保护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古代抑制商业是对私人商业行为的抑制,并不是不重视商业,公家的商业行为是支持的,因为这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必要环节 。管仲当年进行的经济改革,发展贸易,是齐国和其他人做生意,是公对私的一种关系 。为什么要抑制私人商业行为呢? 首先看《汉书·贡禹传》中的描述““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田,犹贱卖以贾”,如果都为了赚钱从事工商业的话,那肯定会耽误农事,直接威胁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管仲发动的衡山之谋、石壁之谋都是通过利益引诱其他国家的农民进行商业活动而耽误农时,还大力收购人家粮食,结果都是不战而胜,兵不血刃 。
土地如果集中在商人手中,他们可能不进行农业活动,而是对土地进行买卖赚取差价,这样利润才会更大,而且不费力气 。可以这样概括,商人不是财富的产生者,他们只是财富的搬运工 。古代时期,很多东西在国家不能进行使其运通的时候,商人就会进入这个领域赚取利润 。他们通过控制运送渠道而掌控某些地区此货物的多少,从而达到控制价格的目的,也就是说在私人控制下的商业中,价格并不是有多寡决定的,而是由控制的商人来决定 。所以,古代有官道,开凿运河,这些都是为了物的运通,保证民生,最大程度的杜绝被私商控制的局面 。
私有的商业行为,利益是最终目标,为了利益什么坏事都能做;公有的商业行为,民生与社会的稳定是最终目标,并不去计较利益方面的得失 。这也是《荀子·君道》中提出“省商贾,众农夫”重要原因 。
- 谁说中国古代只会用火药做爆竹、用指南针看风水?荒诞之极
- 古代打仗遇到城池为什么要强攻而不是绕过去
- 古代四大美女各有毛病其中貂蝉最难以启齿!
- 揭秘:盘点历史上神秘消失的十个古代文明
- 解密:古代年轻漂亮寡妇是怎样度过一生的呢?
- 古代皇帝宠幸后宫佳丽为何不能超过半个小时
- 古代嫁得最远的公主,路上走了两年,还没到丈夫死了被迫嫁给儿子
- 预防白头发吃什么食物 吃什么抑制长白头发
- 揭秘古代奇葩科考:15次考不及格就可以被录取
- 解密古代皇帝死法:竟然还有调戏宫女被闷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