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为何能做三朝重臣?他有哪些丰功伟绩?( 四 )


当时,主战者居多,要求彻底歼敌 。张廷玉在分析准噶尔部人心涣散的基础上,建议以爱养生灵、罢兵息民为重,给以自新之路 。雍正帝考虑数日,最终不忍劳军远征,听从张廷玉奏言,遣使宣谕,令画清边界、彼此相安 。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张廷玉回桐城祭父,与雍正分别数月,先后七次写折奏报沿途民生、农业情况,并请求赈济穷民 。雍正一一用心批复,还一改封建君主高高在上的姿态,温情地在批复中说与张廷玉“义固君臣,情同契友”,“未免每每思念,然于本分说话,又何尝暂离寸步也 。”
我们不难理解,这对君臣兼好友,在治国之志、爱民之心上,是如此接近 。也正是这份恒心决心,造就了联接康乾盛世的坚固桥梁 。
求实求退:再扶乾隆一程
张廷玉受雍正之命,曾担任乾隆的老师 。那时,乾隆还是十二岁的皇四子 。张廷玉精心讲授经文要义,甚至有段时间,每天陪着皇四子,上午办理公务,下午讲读直到傍晚 。
这对师生也颇为相得 。几年下来,皇四子将诸多习作汇编为《乐善堂集》 。张廷玉大加赞赏,在序言里赞扬他学习勤苦、不避寒暑,“笔力雄俊健捷”,阐明了“圣贤之精蕴”,同时又告诫他“非言之艰,行之维艰”,寄望皇四子能够身体力行、进德修业,不要仅停留在文词上 。张廷玉回乡祭父,皇四子也专门写了篇《送桐城张先生暂假归里》,称老师“在一乡则一乡受其惠”,在宰辅之位则“天下受其惠”,推崇之意溢于言表 。
随着雍正的溘然长逝,张廷玉成了顾命大臣,挑起了辅佐年轻皇帝的重任 。他以六十多岁的年纪,每天处理大量公务,钱粮、吏治、民政、典礼、科考、修史等国事,无一不深思熟虑、尽心尽力 。
此时的乾隆,可谓血气方刚,经过几年熟悉朝政后,就想做些革新的举措 。而此时的张廷玉日见老迈持重,在乾隆看来,只是一个老实人,过于保守了 。加上乾隆六年(1741年),左都御史刘统勋提出张廷玉亲族居官人多,应予裁抑,张廷玉不得不尽量避嫌,更加如履薄冰 。但对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张廷玉却不能含糊,哪怕不得新皇帝欢心,哪怕遭到朝中新派官员的排挤 。
当时,一些官员迎合乾隆,常提出看似新颖却无法施行的主张 。乾隆七年(1742年),刑部侍郎盛安奏请限田 。张廷玉心知其弊多利少,赶紧上奏《罢限田议》,并在朝堂上据理力争 。
他指出,限田之议理论上能均贫富、保证家给人足,但实际却会带给百姓诸多危害,是“应行而实不可行之事” 。他说:“田如何精准划分好坏?以多少田为限?各地风土互异、贫富不一,非清查不知 。如果查,就会骚扰百姓,胥吏也会乘机讹诈,改户移名、互相告发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
廷议后,乾隆仍在淮安府试行限田,直至一年后真如张廷玉所说,因“名虽正而难行”,不得不取消 。张廷玉的眼光与气节,由此可见一斑 。
高位退休是难事 。与别人贪位恋职不同的是,张廷玉多次主动要求解职,希望让位给年轻的贤能之士 。他在《澄怀园语》中写道:自己平生遵守父母教诲,存知足之心,没想到中年官阶荣显,“高出云表”,深夜思之,真是汗流浃背 。
在他的请求下,先后解除了户部、吏部等兼职 。但乾隆偏不让这位年届八旬的老师退休,觉得他虽不讨喜,却应该像“鼎彝古器”般,摆设朝中,鞠躬尽瘁 。张廷玉不禁慨叹:“一生扰攘伊谁惜” 。
直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张廷玉久病不愈,真的难以再参与政务了 。乾隆才准许他退休回乡 。
乾隆二十年(1755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操劳一生的张廷玉病逝于安徽桐城 。两百多年后,他和父亲张英的美德故事仍在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