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文天祥就代表了“宁死不屈”,但在《宋史》记载中,文天祥却曾表示,只要答应一个条件就归顺 。
文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矣 。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 。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一句“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其实就是说“以道士的身份顾问给元廷出主意”的话,那么就答应归顺 。(当然,这里不排除文天祥“诈降”以求脱身,然后回乡继续抗元)
按理说,作为南宋丞相的文天祥,既然只提出了这么一个投降条件,那么心胸宽阔、雄才大略、爱惜人才的忽必烈应该接受才对 。且,按照影视剧中的忽必烈自信来看,即便文天祥拒绝投降,也不至于杀了他才对,应该大度的一放了之,毕竟一介文人还能颠覆大元江山?
然后现实却是相反,最后忽必烈把文天祥给杀了,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玄机呢?其实,这就不是一个英雄惜英雄的故事,而是另有谋算!
1278年11月,文天祥在潮阳县抗元时,被元军俘虏,一同被俘的张唐、熊桂、吴希奭、陈子全等,当场全部被元军杀死 。文天祥之所以没有被杀,是不是忽必烈下诏的缘故呢?其实,和忽必烈一毛钱关系也没有,这是张弘范的决定,因为除了欣赏文天祥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文天祥招降张世杰等人,和稳定南方局势 。
由于文天祥不愿投降,于是张弘范就将他送到了大都(北京) 。起初,文天祥待遇很好,住豪宅、吃美食等等 。这时,南宋降臣王积翁告诉忽必烈,“南人无如天祥者”,于是忽必烈才让王积翁招降文天祥,显然忽必烈对文天祥并不了解 。此后,文天祥提了上述的这一个条件 。
但留梦炎却说出了忽必烈担忧的一点,“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 。其他话都不重要,“复号召江南”才是关键 。为什么害怕“复号召江南”,就是因为南宋故地不稳,抗元斗争没有停息!所以,尽管文天祥说只要答应这一点就归顺,但忽必烈却有另外打算 。
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之后,南宋故地抗元斗争并未停息 。即便1279年崖山之战,南宋正式灭亡了,南方地区的抗元斗争,依然此起彼伏 。
在这一严峻的现实情况下,逐渐了解文天祥的忽必烈,与其说重视文天祥的才华或气节,不如说重视文天祥的这一块招牌:因为文天祥的巨大影响力,一旦他投降,那么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平定南方的麻烦 。
正因如此,在随后三年,文天祥就迎来了噩梦:潮湿寒冷的牢狱、手铐脚链、不时的毒打;而且,忽必烈还把文天祥二个14的女儿,抓进宫中为奴,受尽欺凌,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不时让她们写信给文天祥,描述悲惨生活来要挟文天祥投降 。
就文天祥在大都的凄惨遭遇来说,很难看出忽必烈对文天祥才华的重视,也很难看到忽必烈的雄才大略 。对文天祥的摧残,更多是想让文天祥受不了尽快投降,帮助元廷稳定南宋故地 。显然,如果文天祥以道士身份帮助元廷,对忽必烈而言只是“鸡肋”,没什么帮助 。
在文天祥被处死的这一年,所发生的的一系列变故,很能证明忽必烈的“别有用心” 。
1282年,南宋已经灭亡,但天下依然乱纷纷:首先,元廷左丞相阿合马被大盗斩杀;其次,福建一僧人说土星冒犯帝坐星,怀疑有变乱;第三,有一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公然宣称要救出文天祥;第四,京城出现没有署名的书信,声称某日在京城起事,这样丞相就安然无忧了 。
这一系列的事情让忽必烈极为紧张,立即把瀛国公(宋恭帝)和宋宗室迁移到开平 。更为重要的是,史书上说“疑丞相者天祥也”,怀疑京城起事就是为了救文天祥 。所以,文天祥就成了一个定时炸弹 。这时最好的解决之道是杀了他,以绝起义军的想念 。
- 古人为何都喜欢戴帽子?不戴帽子等于自绝于社会
- 宋江为何要杀阎婆惜?因二奶阎婆惜爱红杏出墙
- 司马懿被追封为皇帝,为何没有子孙给他扫墓,原因实在离谱
- 蓝玉为何一定要死朱元璋杀他还有个原因很重要
- 慈禧死后身边大太监李莲英为何要逃离皇宫
- 为何宋江选他做保镖不仅是因为帅
- 项羽分封出大半的天下,为何诸侯们仍怀不满之心呢!
- 明朝为何像秦朝一样热衷修长城其实原因很简单
- 花木兰替父从军为何军营里没人发现她是女的
- 古代宫中为何都有女官大多数沦为皇帝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