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故城县、枣强县、南宫县、威县部分,以及山东武城县、高唐县、临清县、夏津县),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 。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 。至唐代开国有五姓七望之说崔氏仍立其中 。
东汉时期很多崔氏族人南迁 。崔氏家族并非全部南迁,只是崔业的八世孙崔密一支 。
崔密有二子:长子崔霸,次子崔琰 。这一系大致从崔琰发迹,到北魏初年势力很盛 。崔霸一支不太兴旺 。崔琰,字季珪,曾任曹魏时尚书、中尉 。崔琰有二子:崔谅、崔钦 。
崔谅曾任晋中书令,谅子崔遇为后赵特进;崔遇之子崔瑜,为黄门郎,崔瑜之子崔逞,曾任前秦齐郡太守、北魏御史中丞等职 。崔逞有七子:二子早亡,另外五个儿子中又以崔諲、崔祎、崔颐较为有名 。
崔諲在刘宋占据山东时期,曾任青、冀二州刺史 。崔祎曾在刘宋为官,北魏占据青、齐后,崔祎之孙相如进入北魏,曾考举冀州秀才 。崔颐起初曾任北魏太子洗马,后又升至散骑常侍,再后来又被魏太武帝任命为冀州刺史 。
崔钦这一支被称为清河青州房 。崔钦之子崔京,崔京之孙崔琼,崔琼之子崔辑 。崔琼曾担任慕容垂的车骑属 。崔辑时,随慕容氏南迁青州,崔辑曾任刘宋泰山太守 。崔辑有二个儿子,长子修之,次子目连,庶子崔道固 。崔修之之子元孙曾担任刘宋尚书郎 。元孙之子崔亮,少年时丧父,先随母亲房氏投依了叔祖崔道固,北魏平三齐后,又被迁往桑乾 。后来得到李冲的赏识,被推荐为中书博士 。崔目连之子僧佑,曾担任刘宋辅国将军,后降北魏 。他的弟弟僧渊,曾担任北魏南青州刺史 。崔道固先在刘宋为官,担任徐、兖二州刺史从事,后又先后担任过冀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 。后来降北魏后,担任平齐郡的太守 。
天兴二年(公元399年),道武帝拓跋硅杀崔逞,崔逞诸子大多逃亡到南方做官 。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太武帝拓跋焘杀崔浩,并尽杀其族人 。所以此后所说的清河崔氏,主要是指崔逞南逃诸子后裔与灵茂的后裔,而崔浩的后裔情况后人知道得很少 。灵茂后裔从灵茂之子稚宝担任北魏祠部郎中开始,才在北方政权做官 。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其中崔浩历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 。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北朝隋唐时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七宗五姓」 。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 。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皇室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与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 。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 。
与清河崔氏同姓,但互相并非分支的的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
到了后唐时期,科举取士的制度逐渐取代"九品中正制",世族大家逐渐失去了皇权的庇护,同时随着后唐国家的分裂和战乱,特别是黄巢大起义的打击下,整个魏晋以来形成的社会制度支离破碎,于是清河崔氏与其他士族的势力基本上也随之消亡了 。
【齐国公卿之一:清河崔氏的兴盛与衰败】
- 杨朱学派: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之一,创始人为杨子
- 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南唐的建立与灭亡
- 夏侯惠生平简介:三国历史上魏国夏侯四杰之一
- 齐国是怎么吞并鄣国的?真的是不用一兵一卒吗
- 阿刺海别吉是谁她为什么会是蒙古打败金的关键因素之一
- 满清十大酷刑之一雍正为何唯独废除了腰斩
- 五姓七族高门之一:范阳卢氏的历史简介
- 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奇才:孙膑如何带领齐国崛起
- 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选美胜出因其他佳丽太丑吗
- 闽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