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项城市区往南行30公里,就是秣陵镇 。
根据当地史志的记载,秣陵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东西街道呈龙的形状,又被当地人俗称为“龙镇” 。在南北朝时期,以今天的秣陵镇为中心设置了秣陵县 。
尽管后来秣陵县被并入项城县,但在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项城县城迁到此地,历经明、清、民国等,前后500多年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项城县城并不在今天的市区一带,而是在南部的秣陵镇 。项城县的千年古县历史,秣陵的历史就占据了500多年 。
从明代到民国,项城县城为何一直在秣陵镇一带,而新中国成立为何北迁?项城市博物馆副馆长高静茹女士说,这大概是由秣陵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秣陵镇在项城市的南部,处豫、鄂、皖三省要冲,交通便利 。不过到了近代,秣陵镇的地理优势开始下降 。
1953年,项城县城搬迁至北部的水寨镇 。因为水寨镇地处沙颍河航道和运河交汇处,是交通便捷的水陆码头,而秣陵镇没有水上运输 。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很多县城都迁到了沙颍河边,主要还是为了发展经济 。另外秣陵镇距离周口市区比较远,交通不便,所以最终将县城北迁 。
张伯驹
县城搬走后很长一段时间,秣陵镇还被俗称为老城 。1981年乡镇分设,建制恢复秣陵镇,同时也是老城乡政府所在地;1989年被河南省命名为首批“中州名镇” 。
出身名门酷爱艺术
在秣陵镇小学院内,有一座灰瓦砖木建筑的两层小楼,坐北朝南 。项城市博物馆馆长马海珍告诉采访人员,这就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的旧居 。这座小楼面阔三间,进深三架梁,硬山灰瓦顶,东西长9.6米,宽5.4米,墙体厚60厘米,门窗檐下砖雕水波纹图案 。小楼原是民国年间张伯驹家的一个中药铺,张伯驹曾在此闲居 。
“我们已经组织人将原来存放在旧居内的一些杂物清出 。”马海珍馆长说,张伯驹旧居的梁柱保存较好,但外部墙体有些破损,项城市文物部门正在搜集张伯驹旧居的资料,将来会按历史原貌进行修复 。
张伯驹1898年出生于秣陵镇阎楼村,张家在项城也是名门望族 。他的父亲张锦芳在家中排行老六,而他的五伯就是后来做到河南督军的张镇芳 。张镇芳早年考中进士,进京为官,但遗憾的是膝下无子 。按照传统规矩,如果一个人无子,其兄弟中有儿子多的就该过继给他一个 。于是,张伯驹被过继给了张镇芳,这也改变了张伯驹的人生轨迹 。
1905年,张伯驹来到天津,正式认张镇芳为嗣父,从此开始了在天津、北京、上海的生活 。
尽管当时科举制度已经废除,新式学堂兴起,但张镇芳仍为儿子请来了旧式家塾先生 。张伯驹从小就天资聪慧、记忆超群,《三字经》、《千字文》等过目不忘 。9岁时,张伯驹已能写诗,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一时赢得“神童”美誉 。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 。当时袁世凯的家属多在项城,传闻有人欲对他们不利,袁世凯即命全家分批迁居天津,将诸子教育之事托付给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及张镇芳 。袁家子弟来到天津,这让张镇芳大喜,为了获得与袁世凯儿子亲近的机会,张镇芳让张伯驹走出私塾,进入新式学堂,与袁家子弟成了同学 。后来,张伯驹与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等人并称“民国四公子”,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
1914年,袁世凯为了培养私人势力,控制军队,创立以培养军官为目的的陆军混成模范团 。他自己以总统身份亲任团长 。模范团的军官从北洋各师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批毕业生中精选,士兵则精选忠诚可靠、身强力壮、当过正职军官、有过战争经验者 。
- 轰动民国的小凤仙应该被世人唾弃吗?
- 吴涤清的大公子吴瀚个人资料及近况和图片和作品
- 民国时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真的和影视作品中的一样吗
- 万达二公子王思明个人资料及近况和图片介绍
- 李清照46岁再嫁年轻公子没想竟成人生污点
- 万达二公子王思明个人资料及近况和图片王思明女友是谁
- 景甜男友万达二公子,景甜潜规则万达老总
- 揭秘:卞之琳曾苦恋民国才女张充和几十年
- 流亡十九年,历经七国,公子重耳才变成了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
- 《天下第一》中春梦了无痕的无痕公子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