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臣叶向高曾认为,要收拾民心,根本方法是减轻他们的负担 。想想也是,明末六十年,百姓负担有多重?单是“辽饷”和名目繁杂的附加税,就使得民力枯竭殆尽,民心丧失殆尽 。然而他还是只说对了一半 。庄子云:“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中和”,即指调和取中之意,此乃与百姓商量之结果 。苏东坡也说:“虽官守有限,不获趋外庭以称觞,而民意所同,亦能抒下情而作颂 。”“同”,也是商量之意,与百姓意见一致 。可见只有百姓的力量,才是社会安定和谐的不二动力;只有百姓的智慧,才是振聋发聩的历史回声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有事与百姓商量,以百姓利益为中心开展工作,顺应他们的意愿,发挥他们的作用,事业就发达,建设就顺利;反之,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走向百姓的对立面,那必将遭至挫折和失败 。
【清初循吏白登明:有事与百姓商量受到百姓爱待】
-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的传奇人生:黄宗羲事迹
- 清初重臣明珠如何自救:巧妙借助政敌洗脱嫌疑
- 清初汉人是怎么评价摄政王多尔衮的剃发令
- 清初剃发易服令中为什么和尚和道士是例外原因是什么
- 明末清初的十三大汉奸:为清朝打下九成江山!
-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哪些潮流观念做出了批判
- 明末清初文学上有很高成就的张岱的作品赏析
- 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何对抨击科举制度进行抨击
- 解析明末清初教育家朱舜水和明宗室的关系
- 比较英国圈地运动和清初圈地运动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