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死得最冤的六名猛将:蜀国名将魏延排第一( 二 )


《三国演义》第50回云长策马刺颜良 。很多粗读三国的人都会觉得 , 河北名将颜良名不副实 。其实不然 , 颜良先前斩杀的宋宪 , 魏续都是当年吕布帐下极厉害的人物 , 论武艺不在张辽之下 。而后来出马的徐公明 , 在颜良马前走了不到20个回合就败下阵来 。要知道 , 在《在三国演义》里第25回迁銮舆曹操秉政里 , 曹操第一次见到徐晃 , 许楮出马与其战了50个回合没有分出胜负 。所以从侧面可以看出 , 颜良绝对是三国里出类拔萃的单挑型武将 , 更是绝对不会被关老二一刀就结束性命 。书上行尾小字描述到 , 在颜良出征以前 , 大耳曾经告诉颜良 , 要是看见红脸长髯用大刀的 , 那就是我二弟 , 你给他招手 , 他就来投降……结果未做任何准备的延良就这么死不瞑目了 。所以颜良死的的确很冤 。


第4名:文丑
文丑(?-200年) , 东汉末年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大将 。公元200年 , 袁绍命文丑率军于延津攻曹操 , 曹操以诱敌之计大破文丑一军 , 文丑于此战中丧生 。明·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根据此段历史描写关羽斩文丑的故事 , 并广泛流传于后世 。
颜良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 。有威名 。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 , 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 。公元200年(建安四年) , 袁绍出兵攻打曹操 。
曹、袁两军初战白马 , 曹操使计分散了聚集在黎阳渡河攻白马的袁绍主力 , 解了白马之围 , 杀了袁绍负责进攻的将领颜良 。曹操认为白马并不适合防御 , 主动放弃在白马的据点 , 沿河向西转移人口和物资 。袁绍渡河追击曹操的运输车队 。但曹操并不情愿把官渡和黄河之间的土地都留给袁军 。他想抵抗袁绍进军 , 在回援官渡前让袁军付出惨重代价 。
由于曹操在白马之战中佯攻 , 袁绍将前锋部队沿河向西面的延津进发 。他们很可能在那里渡河且未受曹操军阻拦 。此时 , 袁绍几乎正处在曹操在官渡的防御工事和大本营都城许昌的北面 。
曹操军也到了延津 , 在白马西20里、南50里的南阪下扎了营寨 。因曹操营在距离河岸有一段距离的防洪堤坝南侧 , 当曹操派人哨探袁军动向时 , 袁绍却看不见曹军 。探子起初报告有五六百骑兵在路上 , 后又报告骑兵稍有增加 , 步兵不可胜数 。曹操不让探子再报 , 让骑手卸鞍放马 。
白马的运输车队出现在堤坝的北侧了 , 处在了袁绍军的视野内 。曹操的一些将官为敌军骑兵众多而不安 , 建议返回守营 。军师荀攸却反对:“这正是我们的诱敌之策!我们怎能离开?”
袁绍的骑兵主将文丑和刘备率五六千骑兵相继追来 。曹操的军士想上马 , 曹操不许 , 直到袁绍的骑兵越来越多并分散开来劫掠物资 。这时曹操让军士上马 , 曹操手下不足600的所有军士跳上马冲击袁军 。袁绍军战败 , 文丑阵亡 。
《三国演义》第51回云长延津诛文丑 。文丑的实力不在颜良之下 。书里描写到文丑为了给兄弟报仇 , 独自领军杀到颜津 , 曹将张辽 , 徐晃双战文丑 , 居然还吃了败仗 。高手过招 , 即便被杀都很忌讳两个打一个 。可见文丑的实力已经高到让曹将不顾身份的程度了 。但是后来又让关羽轻松“通关” 。这次虽然书里没有明确描写 , 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 , 这次出征大耳也在军中 。有刘备在 , 战场不确定因素骤然增大 。文丑双战曹将未显惧色 , 且越杀越勇 。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像是书上那样说的 , 一见关将 , 交手两个回合 , 拨马绕河而走 。结果被关羽骑着小红马 , 追上就是脑后一刀 。综合一切因素 , 可以说文丑向中邪一样 , 死的更是冤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