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豪猗顿:中国历史上靠白手起家暴富的第一人

在中国历史上 , 出现了众多世界级的大富翁 , 他们或因贪致富 , 如和珅、刘瑾 , 或依靠皇权致富 , 如邓通、梁冀;或抢劫致富 , 如石崇、成吉思汗;或弃官从商致富 , 如陶朱公;或因祖上留下巨额遗产致富 , 如巴郡寡妇清 。他们用较短的时间 , 积累的财富动辄百万乃至千万亿万 , 其致富积累速度之快、致富量之大于中外皆属罕见 , 在这些富翁界闪耀的名星里 , 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猗顿独树一帜 , 他没有任何背景 , 完全靠白手起家 , 其所用时间之短、积累的财富数额之大比其他富豪毫不逊色 , 在当时就与全国首富陶朱公齐名了 。
猗顿姓王 , 因为在“猗地停顿”发家致富而被后人称为猗顿 , 其本名反被人们忘记了 。他本是鲁国的一个穷书生 , 史载他“耕则常饥 , 桑则常寒” , 种地养蚕都不行 , 不是务农的料 。就象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学子 ,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毕业了 , 却没有关系、没有门子找不到工作 , 上了半天大学 , 你再翻回来让他回家和父辈一样种地养蚕 , 要力气没力气 , 要心情没心情 , 一是干不下去 , 二是干不好 。但猗顿并没有破罐子破摔 , 怨天尤人 , 他的很多白手起家致富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
穷则思变 , 拜师求教 。俗话说:学得文武艺 , 货卖帝王家 。大学毕业后当公务员当然是第一首选了 。但由于时机不对 , 当不了国家干部 , 难道就自甘堕落不成?对于一个有志气的青年来说当然不会 , 于是自主创业成为第一选择 。猗顿就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上进心极强的有为青年 , 懂得“穷则思变”的道理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愿意一辈子受穷 , 终生贫贱?但下决心自主创业试图脱贫致富容易 , 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 选什么职业就是第一个大难题 。猗顿一直苦思冥想 , 寻找致富的门路 。和其他农夫一样种地养蚕?实践证明是不行的 , 不如他们有力气 , 也不如他们有经验 , 干什么好呢?一个偶然的机会 , 猗顿听说全国首富陶朱公搬到自己家乡附近居住 , 大喜过望 , 连忙“往而问术焉” , 问什么术?当然是请教致富秘诀啦!陶朱公是当代财神 , 岂是那么容易见的 。他倒不是财大气粗 , 而是隐居于此 , 做人低调 , 不想见客 。猗顿就象三国时的刘备三顾茅庐一样不厌其烦地拜访陶朱公 , 终于感动了“上帝” , 陶朱公接见了他并授他八字秘诀:“子欲速富 , 当畜五牸” 。
牸原意是母牛 , 引伸为牲畜之意 , “五牸”就是牛马猪羊驴的母牲畜 。陶朱公不愧是经商的鼻祖 , 一眼就看出了适于猗顿经营的产业:畜牧业 。猗顿家境贫寒 , 不适于干本钱大的行业 。而畜牧业本小利大 , 让他先畜养少数牛羊 , 根据“鸡生蛋、蛋生鸡”滚雪球的原理渐渐繁衍壮大 , 日久定可致富 。这对于猗顿来说 , 确是一个切合实际的致富办法 。一言点醒梦中人 , 猗顿按照陶朱公的指点 , 迁徙西河 , 在土壤潮湿、草原广阔、水草丰美、景色宜人的山西猗氏南部开始了他的养殖计划 。猗顿毕竟是个文化人 , 与其他牧民不同 , 他很快钻研出放牧的诀窍 , 摸索出“牛者顿足 , 马者夜饱 , 羊行自饱”的规律 , 创造出“盐水饮畜”、“斗米养千鸡”的饲养方法和为雄畜去睾丸的办法 , 并首次用本地和外地品种进行交配的杂交配种方法来繁育改良后代 。俗话说“母羊生母羊 , 三年挤到养圈墙”、“母牛生母牛 , 三年五头牛” , 猗顿率领他的三个儿子王景、王寮、王鉴大干快上 , 在较短的时间内就鸡猪满圈、骡马成群 , 成了当地的养殖大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