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惠帝纪》记载了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则笑话 。其一,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蛤蟆叫,便问左右:“它们鸣叫是为公,还是为私?”随从答:“公家地盘上的为公,私人地盘上的为私 。”司马衷对这种解释深信不疑 。其二,国家发生了大范围的荒乱,百姓无粮可吃,乡里饿死无数,司马衷感到纳闷,“他们怎么不吃肉粥呢?”不少人根据这段文字,理直气壮地给司马衷扣上了“白痴皇帝”的帽子 。作为“富二代”皇帝,司马衷身上难免带有一些纨绔子弟的特征,但仅以此来认定他是“白痴”,实乃断章取义,一票否定 。司马衷果真是传说中的“白痴皇帝”吗?让笔者带您重新认识一下这位被误读千年的可怜皇帝 。
司马衷(259~306年),字正度,西晋第二任皇帝 。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杨皇后所生,因其兄长司马轨两岁时夭折,他成为实际上的嫡长子 。司马衷能够当上太子,能够顺利接班,固然有一定的外界因素,但如果他真的一无是处,英明神武、生有26个儿子的司马炎,断然不会把江山交给一个傻得没谱的白痴儿子 。正所谓,知子莫如父 。在医学上,白痴是一种智力严重缺陷的精神病症,同时伴有明显的生理异常,如思维滞后,手脚蠢笨,感观迟钝,说话有障碍等,生育能力也相当差 。笔者通过查阅史籍,非但找不到司马衷患有此类病症,反倒觉得他是一个能读会写、情感丰富、明辨是非、生育能力不弱的正常人 。
每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总是放心不下,开国皇帝更甚 。司马衷当上太子后,司马炎对其将来能否担当重任心存疑虑,甚至通过“以尚书事,令太子决之”的办法,来考察司马衷的理政能力 。司马衷生于安乐,没有经过政治历练,自然难以应对,太子妃贾南风和给事张泓串通,由张泓事先把答案写好,司马衷依样画葫芦“书之”,结果“武帝览而大悦” 。有人将这件事看做是司马衷“白痴”的佐证,其实不然 。类似的政治作弊,曹植和杨修也曾搞过一次,难道能依此否定曹植在文坛上的“八斗之才”吗?此外,司马衷即位后,凡有诏命,“帝省讫,入呈太后,然后行之”;诛杀司马亮、卫瓘时,也是由司马衷“作密诏令” 。由此可见,司马衷虽然不懂或不热衷政治,但读文、写字甚至拟发诏令还是没问题的 。
【晋惠帝司马衷并非白痴皇帝?真实的晋惠帝】
除了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外,司马衷对数字也是有概念的,甚至是很敏感的 。西晋后期变故迭起,战乱不停,“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 。时甲士尚万五千人,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千人而已,而人马复散,志于阵中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得百余人 。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 。帝曰:甚佳 。于是御犊车便发 。”看到身边侍卫的数量急剧减少,司马衷便有“何故散败至此”的发问;听到卢志“贼去邺尚八十里”的汇报数字,司马衷觉得“甚佳”,才同意向洛阳进发 。此外,通过司马衷与卢志的一问一答,我们还可以看到司马衷关心时局变化、顺应形势发展的一面 。
司马衷对外界感观能力较强,经常有真挚的情感表露 。如,开国元勋陈骞去世“及葬,帝于大司马门临丧,望柩流涕” 。建武元年,“至温,将谒陵,帝丧履,纳从者之履,下拜流涕” 。光熙元年“六月丙辰朔,帝至自长安,升旧殿,哀感流涕” 。能够“望柩流涕”“下拜流涕”和“哀感流涕”,说明司马衷对外界事物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并且有相应的情感表达方式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司马衷还能够根据情况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 。洛阳被大将张方攻占后,张方帅骑三千“方拜谒,帝躬止之” 。司马衷被张方劫持到长安后,司马颙帅官属步骑三万,迎于霸上,“拜谒,帝下车止之” 。在宗室争权夺利的混战中,司马衷身处屋檐下,能够处乱不惊,能够对臣下恭谦礼让再三,说明他不但不傻,而且还很识时务 。
- 东晋皇帝司马睿晚年如囚徒47岁为何被大臣气死
- 流亡十九年,历经七国,公子重耳才变成了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
- 晋朝史上的美男子裴楷:死前惊现异兆的玉人
- 晋秦争霸战争之崤之战,秦国和晋国谁赢了?
- 元康之治:晋朝史上承接太康盛世的繁华盛世
- 西晋有钱人斗富:上厕所也有数十名丫环陪侍
- 为什么说晋秦争霸战争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争?
- 揭秘:晋秦争霸战中的决定性战役是什么?
- 无言!晋朝风气里漂亮男人竟比女人更受欢迎
- 晋秦争霸战争发生于什么时候?简介其过程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