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西厂的相关影响有哪些和明朝其他机构的区别是什么

【明朝西厂的相关影响有哪些和明朝其他机构的区别是什么】明初设立的内阁 , 从仁宗时开始权力逐渐扩大 , 内阁首辅形同宰相 , 可以拟诏谕 , 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方针大计 , 因而在阁臣之间展开了激烈地争夺首辅职位的斗争 。

相关影响
西厂的成立令汪直的权力“更上一层楼” , 也令他的焰气更高 。史书上记载了汪直脚下的党羽奇多 , 每次出府都横行霸道 。此外 , 之前提到西厂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 , 并不向皇帝奏请 , 无形之中造成了大量冤案 , 西厂成员也可借厂中的权力陷害异己 , 残害忠良 。西厂所限定的侦查范围不只是北京城 , 而是全国各地 , 任何人也会成为西厂所监视、所害的对象 。正如《明通鉴》所说:“ (汪直)气焰熏灼 , 凡西厂逮捕朝臣 , 初不俟奏请 。”
宪宗朱见深见汪直屡屡揭发奸贼 , 愈发宠幸汪直 。西厂愈发肆无忌惮 , 屡兴大狱 。《明史·汪直传》写道 , 上自王府下至边镇 , 大江南北 , 到处都有西厂的侦缉校尉 , “民间斗詈鸡狗琐事 , 辄置重法 , 人情大扰 。(汪)直每出 , 随从甚众 , 公卿皆避道 。兵部尚书项忠不避 , 迫辱之 , 权焰出东厂上 。”
异同
厂卫 , 明朝内廷侦察机构 。厂 , 指东厂、西厂、大内行厂;卫 , 指锦衣卫 。合称厂卫 。东厂系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西厂系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于旧灰厂;大内行厂系明正德初年设立 。锦衣卫原为内廷御林军 , 皇帝的卫队 , 洪武十五年(1382年)成立 。厂卫是明代特务政治机构 , 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东、西厂或大内行厂的头目 , 多由司礼监太监充任 。锦衣卫长官为指挥使 , 以皇帝亲信心腹担任 , 下领有十七个所和南北镇抚司 。厂与卫职权基本相同 , 但锦衣卫为外官 , 奏请需用奏疏 , 不如东厂等太监亲近 , 故厂的势力大于卫 。锦衣卫侦伺一切官员 , 厂则侦察官民和锦衣卫 , 内厂则监视官民和厂卫 , 而由皇帝直接领导与监督所有侦察机关 , 构成一整套侦察特务机构体系 。厂卫均可不经司法机关 , 直接奉诏受理词状 , 逮捕吏民 , 用刑极为残酷 , 致使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
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的直接听命于皇帝 , 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 。
锦衣卫 , 皇帝的侍卫机构 。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 , 十五年设锦衣卫 ,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 , 明宪宗成化年间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 。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 。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被撤销 , 只相隔一个月明宪宗又恢复西厂 。明武宗继位后 , 大太监刘瑾掌权 , 宦官势力再度兴起 , 西厂复开 , 刘瑾倒台 , 武宗才下令撤销西厂 。西厂作为一个临时产品 , 就这样在历史上永远地消失了 。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 , 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 , 很少由太监担任 。属于外臣 。而东厂、西厂的首领是宦官 , 即内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