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诚、李清照有情人终成眷属,喜结良缘 。那么,他们婚后的生活过得幸福吗?李清照作品中有一首《减字木兰花》表现出她婚后的幸福与愉悦,这首词写道: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
网络配图
春天到了,买来一枝含苞欲放的梅花,花朵上仍浸染点点晓露,花色妍如彤霞,楚楚动人 。但在下阕,作者笔锋突然一转,开始语带忧虑,说道:“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如果这娇艳动人的鲜花被我的夫君赵明诚看见,该不会说我的容颜尚不如这花朵美丽吧!其实作者此时不过十八九岁,正是青春少女、花容月貌的年纪,再加上饱读诗书、文采飞扬,那种娇美高雅的气度岂是一朵小小的鲜花所能比拟?
她之所以故意猜疑赵明诚,之所以莫名地嫉妒这朵鲜花,主要目的是想柔情地暗示赵明诚:我是如此地在乎你!更是要骄傲地暗示其他人:在夫君赵明诚心中,我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她马上说:“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我要将你斜插在我如云的鬓发当中,就让我的丈夫看一看,到底是人比花娇,抑或是花娇胜人?如此自信的追问本身就是一个标准答案,两相比较之下丈夫的回答只能是:花的确美,人的确更美!其实这首词就是作者借花衬人,借着与鲜花斗艳,表露出初婚女子的娇嗔之态与婚姻生活中洋溢的幸福感 。
有人怀疑这首词并非李清照所作,原因是其“词意浅显,亦不似他作”(赵万里辑《漱玉词》) 。在他们看来,这首词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内容,甚或有些浅薄,怎会出自李清照这样的大文学家之手?然而,这恰恰才是李清照的本色,爱憎分明,毫不犹豫,决不含糊 。只有这样真性情的人,才可能写出真文章,才会感动后人!
有人也许会问:这难道就是赵明诚、李清照的美满幸福生活吗?也无非是卿卿我我,甜甜蜜蜜,并无特别之处 。的确,作为新婚夫妇,他们的常规生活一如一般人的想象,但我们要知道,甜蜜美满不过是幸福的表面现象,关键在于为何会感到甜蜜,感到幸福?
网络配图
对于赵明诚、李清照而言,幸福甜蜜的含义并不是形影不离,如胶似漆,因为赵明诚在太学上学,每个月只有初一、十五方能请假回家,即便太学毕业后为官,也无可能天天留在家中,因此他们并不可能朝夕相处、耳鬓厮磨;对他们而言,快乐的意义也不在于每日饮酒看戏,结交四海朋友,因为这种生活并不符合他们自然淳朴的个性 。
对这对才学出众的夫妇而言,最幸福、最快乐、最甜蜜的,是能够一起参加彼此都非常热爱的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 。这就是诗词文章创作、收集整理金石碑刻、鉴赏品味文物字画等等,这也是他们之间最重要的感情纽带,是他们相亲相爱相知的最重要的基础 。当然他们亦会邀请朋友前来饮酒品茶,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他们交相往来的朋友也多是有品位有情趣的饱读诗书之士 。
不过,要收集金石碑刻文物字画,需耗费大量钱财 。也许有人认为,他们二人皆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又都当朝为官,钱财之事何愁之有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虽然贵为三品大员,李格非也是六品官,但他们皆出身贫寒,家教甚严,并没有给子女养成好吃懒做、养尊处优的坏毛病 。赵明诚当时在太学期间根本没有经济来源 。太学毕业后也仅是七八品的小官,所以两个人在经济上并不宽裕,也无多少私蓄 。那他们收集文物所需的资金从哪里来呢?据李清照晚年所写《〈金石录〉后序》回忆,当时,每到初一、十五,他们就去当铺典当衣物,换来五六百钱,然后结伴去东京汴梁有名的大相国寺逛文物市场 。大相国寺,就是《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与林冲英雄相会的地方 。其实在宋代,大相国寺不仅是深受皇帝关注的东京最大的寺庙,也是一个经常举行庙会的繁华集市 。在这里往往汇聚了不少古今名人的金石碑刻字画,也算是个民间的文物市场 。赵明诚夫妻二人拿着典当得来的为数不多的钱,在这里精心选购 。回家后认真把玩、欣赏、考辨,从中得到莫大的快乐 。
- 清朝颁布的剃发易服令让汉人很难适应也很难接受
- 油性皮肤卸妆水排行榜,卸妆也可以变得无油无虑!
- 贪腐有时也要纵容如何正确满足太监们的贪欲
- 历史上龟兹国既无战争也没有灾难的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了呢
- 光绪是个痴情种!珍妃死后竟再也没有临幸女人
- 商均的父亲外公那么出名?为什么自己一点名气也没有
- 张爱玲的凄凉结局:民国才女张爱玲人生结局如何
- 清代《关羽族谱》被发现:他其实也是汉朝官二代
- 油性肌肤乳液排行榜,实力控油,再也不用担心油饼脸!
- 三国名将谁的智商最低不是张飞也不是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