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出生在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除了他父亲43岁考中秀才外,曾家五六百年之久,连个秀才也没出过,曾国藩是地地道道的“寒门子弟” 。可就是这个来自小山村的农家子弟,到了京城在仕途上却一帆风顺 。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升迁之快连曾国藩本人也有些意外 。
曾国藩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两年后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过七年就超擢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两年后又升授礼部右侍郎,后来又遍兼兵、工、刑、吏侍郎,人称“侍郎专家” 。升迁如此之快,连一向谦逊的曾国藩也不免有些自负,他写信给他弟弟说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
曾国藩升迁如此之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个人勤奋干练,广交人脉,“在京颇著清望” 。二是权臣穆彰阿的赏识提携 。
著有《湘军志》的王闿运就坚持认为没有穆彰阿的扶持,无论曾国藩再怎么聪明能干,要想十年就爬上二品的高位,都是不可能的 。
很多人是通过电影《林则徐》知道穆彰阿这个人的,在鸦片战争中是有名的投降派 。但穆彰阿算不上大奸大恶之人,只是“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 。”他担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善于揣摩上意,深受道光宠信,权倾内外 。
穆彰阿特别喜欢笼络人才,每次会试,他都争着当主考 。他主持乡试三次、会试五次,并在覆试、殿试、朝考等考试中评选文章,还充任编纂国史、玉牒、实录等史料的总裁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很多知名之士都受过他的引荐,朝中党羽众多,号称"穆党" 。
道光十八年(1838年),穆彰阿出任会试主考官 。这年,27岁的曾国藩第三次赴京参加会试,顺利地考中第38名进士,殿试后,曾国藩考取第三甲第42名,赐同进士出身 。曾国藩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因为三甲进士能进有“储相”之称的翰林院希望十分渺茫,成为翰林才是天下读书人的终极目标 。殿试之后,一甲三名直接进入翰林院 。而其余的进士要再举行一次考试,叫作“朝考”,朝考的目的是选拔优秀者,被选拔的进士则称为“庶吉士” 。曾国藩有点心灰意冷,同乡劳崇光点拨他:“你的坐师穆彰阿是爱才之人,于情于理你都该去拜谢一下” 。一语点醒梦中人,曾国藩当晚就去拜谢了“坐师”穆彰阿 。
后来朝考的主考官正是穆彰阿 。穆彰阿特意调阅了曾国藩的试卷,只见曾国藩文章开头写道:
夫人君者,不能遍知天下事,则不能不委任贤大夫 。大夫之贤否,又不能遍知,则不能不信诸左右 。然而左右之所誉,或未必遂为荩臣,左右之所毁,或未必遂非良吏 。是则耳目不可寄于人,予夺尤须操于上也 。
不仅文理通畅,说出了穆彰阿的心声,而且小楷漂亮,很有功底 。穆彰阿当即圈定曾国藩为翰林院庶吉士,列一等第三 。道光帝审核朝考结果时,穆彰阿又在道光面前称赞曾国藩,道光又把曾国藩名次提升为一等第二 。这样曾国藩由殿试的三甲四十二名,一跃成为朝考一等第二,进入了士子的最高殿堂翰林院 。
放榜的那天,曾国藩又去拜谢穆彰阿 。穆彰阿对曾国藩一番勉励,谆谆教导 。曾国藩也是感恩戴德,表示一定要铭记恩师教诲,为国尽忠效力,来报答恩师的知遇之恩 。穆彰阿又问及对“英夷”的态度,曾国藩也主张“和抚”英国,认为主战者空谈误国、不明事理、不负责任,英国人国力强盛,船坚炮利,如果与英国人开战,很可能事与愿违 。穆彰阿听了这番言论,觉得他是自己门生中最有见识的人才,前途不可限量,很是赞赏 。当即为他改名为“国藩”——国家藩篱 。
- 揭秘:西汉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女佣是何许人也?
- 在饰演燕赤霞的明星中吕子乔也出现在剧中
- 古人考试也作弊竟然还发明了一种作弊手法
- 他为何带兵打自己人?背后真相也是身不由己
- 被遗忘的胡林翼:时人评价远胜曾国藩和左宗棠
- 女医明妃上位不易做好了这三职业皇宫也吃香
- 曾国藩剿太平军功不可没为何结局死于清廷之手?
- 皇帝的饮食真的奢侈吗?其实也没那么夸张
- 揭秘:张爱玲国文考试曾不及格终其一生无文凭
- 清朝太监收入差距很大私下竟也会娶妻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