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飞扬跋扈的年羹尧为何对老师很尊敬?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上不乏尊师重教的人物,比如程门立雪的那个后生 。今天讲的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大将军年羹尧尊敬师长的故事 。
相传清代年羹尧,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 。后来没有人敢去应聘教他,最后有一个老师是隐士--有说是顾炎武的兄弟,那顾炎武虽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从事反清的地下活动,但为了同胞的福祉,还是叫别人出来做些事--自愿任教 。年羹尧的父亲说明自己儿子的顽劣,老先生说没关系,唯一的条件是一个较大的花园,不要设门,而且围墙要加高 。就这样开始教了,少年年羹尧年轻气盛,最初想将这位老师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着,却什么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运用他高强的轻功,一跃出了围墙,在外逍遥半天,又飘然跳了回来,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 。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吹笛是可以养气的,年羹尧听了要求学吹,于是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这才开始慢慢教他 。后来老先生因为有自己的私事,一定要离开,临走时说,很可惜,这孩子的品质还没有完全变过来 。虽然如此,年羹尧已经够得上是文武双全了,所以后来成了平藏的名将 。
那年羹尧功成名就后,备受雍正皇帝的赏识 。青海一役,受封一等公,加抚远大将军的衔 。古人说得好:“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年羹尧得此宠遇,未免骄侈起来 。况他又是雍正帝少年朋友,并有拥戴大功,自思有这个靠山,断不至有意外情事,因此愈加骄纵 。平时待兵役仆隶,非常严峻,稍一违忤,立即斩首 。他请了一个西席先生,姓王字涵春,教幼子念书,令厨子馆僮,侍奉维谨 。一日,饭中有谷数粒,被羹尧察出,立即处斩 。又有一个馆僮,捧水入书房,一个失手,把水倒翻,巧巧泼在先生衣上,又被羹尧看出,立拔佩刀,割去馆僮双臂 。吓得这位王先生,日夜不安,一心只想辞馆,怎奈见了羹尧,又把话儿噤住,恐怕触忤东翁,也似厨子馆僮一般,战战兢兢,过了三年,方得东翁命令,叫幼子送师归家 。这位王先生,离开这阎罗王,好像得了恩赦,匆匆回家;到了家门,蓬荜变成巨厦,陋室竟作华堂,他的妻子,出来相迎,领着一群丫头使女,竟是珠围翠绕,玉软香温,弄得这位王先生,茫无头绪,如在梦中 。后经妻子说明,方知这场繁华,统是东家年大将军,背地里替他办好,真是感激不尽 。因此后来就把年羹尧的儿子接到自己家里,教他读书 。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年羹尧早年品质的不端造就了养成了后来飞扬跋扈的性格,尽管立了大功,却因为不明白功高震主的猜忌受到皇帝老儿的震怒,以致后来功败垂成,死无葬身之地 。想想老师临走时所说的“很可惜,这孩子的品质还没有完全变过来”实在让人感慨老师的先见之明 。晚年对待自己儿子的老师如此谦恭,实在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据说你啊年羹尧感觉皇帝要对自己下毒手,故意对老师那么的好,让老师好照顾自己的儿子,以免连一个后代子孙都没有 。
【大清朝飞扬跋扈的年羹尧为何对老师很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