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打司马懿有把握,为什么还拱手投降?

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陪皇帝曹芳出外祭拜曹叡陵墓的机会,发动高平陵政变 。控制了京城 。然后派人前去要求曹爽投降,把皇帝曹芳送回来 。
【曹爽打司马懿有把握,为什么还拱手投降?】当时大司农桓范从京城逃脱出去,前往曹爽处,为曹爽出谋划策 。桓范认为,不应该投降,而是应该奋起反抗,而且奋起反抗也是能够成功的 。
桓范当时讲了四点成功的理由:一是手中有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有的命令都可以说是天子的命令,天下人谁敢不听 。二是虽然城中军队已经被司马懿控制,但是中领军别营还在城南,洛阳典农也在城外 。中领军别营是曹爽的直属部队,典农是屯田的军队,这两部分军队都可以由曹爽控制 。三是许昌有充足的武器库,两天就可以到许昌,用这武器库的武器,足以装备军队 。四是桓范作为大司农,手中有大司农印,可以调集天下的粮草 。有这四个条件,和立足未稳的司马懿打一仗,完全可以打败司马懿,重新夺取权力 。
可是曹爽从半夜想到天亮,得出的结论是:拱手投降!气得桓范哭骂道,曹真英雄一生,怎么生了你们这么一窝猪,连累得我家也将遭受灭族!
桓范确实应该生气 。本来,他和曹爽的关系也不是很密切,也没想过一定要帮助曹爽 。当司马懿发动政变后,派人去让他归顺 。当时他就准备归顺的,谁知道他儿子却说,天子在曹爽手里,咱们还是去投奔曹爽吧 。桓范这才决定去投奔曹爽的 。
由此可见,桓范之所以决定去投奔曹爽,是因为他认为曹爽有必胜的把握 。目的也并非是帮曹爽,而是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谁知道曹爽却决定拱手投降,自己一家老小也就这么白白地死掉了,你说他心中的后悔与愤怒有多大!
那么,明明曹爽有必胜把握的,为什么偏偏会选择投降而送死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
一、曹爽顾念家眷 。
这个道理,是太尉蒋济讲的 。当时桓范前往投奔曹爽的时候,司马懿叹息说,糟了,曹爽的智囊去了 。蒋济说:“范则智矣;然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 。”意思是,桓范确实有智慧,但是,曹爽顾念自己的家眷,肯定不会用桓范的计策 。
蒋济说得确实很有道理,曹爽三兄弟虽然随曹芳去祭陵了,但是,他们的家眷都在城中 。如果曹爽反抗,司马懿必然把他们的家眷杀得干干净净 。所以,为了保住家眷的命,曹爽不想对抗 。
二、曹爽错判司马懿 。
曹爽在决定投降前,说:“亦不失作富家翁 。”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投降后,无非就是把权力还给司马懿,司马懿不会下手杀自己 。自己最多就是没权了,但是好吃好喝,还是可以的 。
曹爽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理由有这么几点:其一,曹爽之前只是夺了司马懿的权,没有杀过司马懿的人 。他和司马懿不存在“血债”,司马懿最多也就是把权重新夺回去,不会对他“血还” 。其二,司马懿之前从未残杀过人,而且一直表现出很低调很逆来顺受的样子,因此,他不可能动刀杀人 。其三,自己毕竟是皇家贵胄,司马懿不敢轻易对皇族开刀 。
三、曹爽没有取胜信心 。
虽然桓范给曹爽讲了四点理由,但是曹爽依然对战胜司马懿没有信心 。
曹爽之所以没信心,也有三点理由:一是司马懿能征善战,在打仗上自己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曹丕曹叡的时候,魏国的军队就基本上是司马懿在带领 。司马懿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而自己刚带兵和蜀国打了一仗,却打得大败 。因此,无论是能力,还是在军队中的威信,自己都不如司马懿 。二是曹爽不相信桓范让他带的兵能打仗 。司马懿带的毕竟是主力部队,而无论是中领军别营,还是洛阳典农,都是一些杂牌军 。靠这样的杂牌军,不会是司马懿的对手 。三是曹芳虽然是皇帝,但年龄尚幼,威望不高 。“挟天子”命令不了“诸侯”,而司马懿那边,有太后支持 。相对来说,更具有号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