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韩非子》
在《韩非子》中,祁奚干脆就消失了,故事的主角换成了解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收录了这个故事的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说解狐向晋国执政大臣赵简子举荐了自己的仇人,解狐的仇人以为解狐已经原谅了自己,就前往解狐处拜谢,结果解狐张弓搭箭就要射这个仇人 。解狐说:“夫荐汝,公也,以汝能当之也;夫仇汝,吾私怨也,不以私怨汝之故拥(通“壅”,堵塞)汝于吾君 。故私怨不入公门 。”另一个版本是解狐举荐邢伯柳为上党(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守,邢伯柳前往拜谢,解狐说的话和第一个版本一样,只是没有张弓搭箭 。
邢伯柳可能是虚构出来的人物,他在历史文献中仅见于“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 。
六、《说苑》
《说苑》也收录了这则故事的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见于《说苑·至公》,故事与《韩非子》的第二个版本类似,不过主角被换成了晋文公和咎犯,咎犯举荐的人叫虞子羔,职位则从上党守变成了西河(今陕西省东部渭河以北)守 。解狐张弓搭箭的情节也变成了咎犯对虞子羔的警告:“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晋文公和咎犯实有其人,至于虞子羔,和邢伯柳一样应该也是虚构的 。
《说苑》第二个版本见于《艺文类聚》引用的《说苑》佚文,主角换成了晋平公和赵武 。赵武谥号赵文子,就是那位著名的“赵氏孤儿”,他是赵简子的祖父,也是晋平公时代晋国的执政大臣 。晋平公先是让赵武推荐中牟(今河南省鹤壁市西)令,赵武举荐了邢子,这个邢子应该就是指邢伯柳;然后晋平公又让赵武推荐中府(君主私人财库)之令,赵武举荐了他自己的儿子 。
七、《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版本中,故事的主角换成了魏文侯和解狐,故事的发生时间彻底由春秋进入了战国 。邢伯柳被写成了荆伯柳,担任的职位是西河(今陕西省东部渭河以北)守 。故事的结尾也变得更富有戏剧色彩:解狐张弓射荆伯柳,荆伯柳赶忙往出跑,十几步后就消失在了解狐视线中 。
综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在五部作品中出现了八个版本 。这八个版本出现的先后顺序并不确定,如《说苑》虽成书于西汉晚期,但其收录的故事极可能也是战国时期创作的 。本文也只是根据故事可能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排列 。八个版本之中《左传》自然是最可靠的,《国语》补充了一些细节,而其他版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谬误 。
《昭明文选》之《序》说诸子文章“盖以立意为宗”,即最重要的是文章的思想内容 。这则故事在流传中思想内核没有变,一直是弘扬“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美德 。主要人物、举荐的职位有变化,不过基本都还是晋国(魏国也是从晋国分出去的)的人物和职位 。说明所有的作者在创作时都是有所依据的,并非凭空编造 。然而这却也给后人在辨析时增加了难度,如果纯粹是虚构的故事,如《庄子》中的寓言,我们一眼就能识别出来,反而是这种半真半假,假中带真的故事,最容易混淆视听 。甚至可能导致研究者在搜集史料时,误以为赵武的儿子曾任中府之令、荆伯柳曾任魏国西河太守,那就真的贻笑大方了 。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历史故事在流传中失实如此,那现实生活中我们道听途说来的事情,可信度又有几成?
【祁奚外举不避仇的故事是怎样的?被百姓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