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之战中的褒蛮子,被历史遗忘的猛将

对春秋而言,凡国有大丧别国不能攻伐之,这是战争礼仪 。地处西部边陲的秦国,因常年与戎狄为战,繁文缛节少得多,很多时候不尊战礼 。当年秦穆公乘晋郑两国居丧期间,派军越过晋国边境之地偷袭郑国,只是因为郑国有备才无功而返 。这种行为在晋国人看来,是极度的不尊重晋国,晋国君臣以逸待劳,埋伏大军在险要之地崤山痛击秦军 。此战之中,秦国全军覆没,秦军主帅被活捉,这场战役也是秦国历史上少见的惨败之战 。对于崤山大战的过程,已为诸多史家所载,在此战之中还隐藏着一位武力值爆棚的猛将,其名为褒蛮子 。神勇的褒蛮子虽然只是名牙将,但是他的神勇表现堪称是此战的有趣亮点 。
《东周列国志》成书于明朝后期,其中之典故虽说来自史书,可是因成书时间晚于西晋时代的《三国志》和元朝末期的《三国演义》,其中之战场大有相似之处 。要说《东周列国志》的人物,很难回避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两本小说中的武将都颇多,而不出名的武将则更是层出不穷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武将褒蛮子,出现在《东周列国志》的第四十五回,有过短暂的露脸机会 。别看褒蛮子的名字有点土,但就其武力值来看可以完美地与三国时期的关羽、吕布、张飞相提并论 。褒蛮子的兵器是一杆80斤重的方天画戟 。80斤是什么概念呢?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也就82斤而已 。《三国演义》中猛将吕布,用的武器也是方天画戟 。从兵器上来看,褒蛮子的装备已经可以比肩关羽、吕布了 。
一名武将拥有好的装备并不能表示他就是猛将,只有通过实际战例才能看出武将的武艺高低 。褒蛮子出场后以其高光的表现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神勇 。褒蛮子是个牙将,牙将是什么级别呢?古代伍长可管理五人,什长可管理二十人,百夫长管理百人,依次往上到管理五千人的级别,就是牙将 。褒蛮子这位牙将担任的是先锋之职,其职责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还有临阵与敌将对阵 。崤山地势险要,根本不需要“遇水搭桥”,只是此地为天堑之地,既然遭遇晋国伏兵,褒蛮子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冲破晋国埋伏圈 。面对强大的晋军与众多的晋国名将,褒蛮子表现不俗 。
关于褒蛮子的渊源,除却蛮子一说,似就只能从褒这个姓氏来谈 。且不谈褒蛮子此人是否真的存在过,但说到褒就难保让人想到褒国 。而褒国呢,大致处于秦国与巴蜀交界之地,此地当年最出名的就是出了个褒姒,自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镐京城破后,整个褒国地区即被边缘化,其国之部族多半走向没落,因此褒蛮子才到秦国服务于秦人部族 。这位褒蛮子虽然神勇,作为先锋也推崇猛冲猛打,当时路过崤山地带,褒蛮子遭遇晋国名将莱驹 。莱驹虽只是晋将梁弘的副将,是晋国的名将,一向以勇猛著称,武力值也是杠杠的 。可是当他遇到了褒蛮子后,却只接了其三招就扛不住了,被褒蛮子冲破阵型,就此而言褒蛮子不辱使命 。
但莱驹的职责本是诱敌深入,只是其可能没有想到褒蛮子如此勇猛,对战而后褒蛮子才刺出第三戟,就挑断了战车上的衡木,晋国名将莱驹便是让开道路 。按理来说,崤山此地本是战略要地,而秦军主将们对是否由此路归秦有过争议,既遭遇晋国阻击,秦军应慎重选择归秦道路,即便要走崤山,也不应该是在这个时候走崤山 。这便不是貌蛮子所能决定的,褒蛮子毕竟只是先锋牙将,一切听命于军中主帅 。再猛的主将若是遭遇埋伏圈也是无能为力,关羽败走麦城,吕布沉陷徐州,皆是遭埋伏而死 。褒蛮子的任务是“遇晋杀晋”,是要打破埋伏圈,显然的是第一条埋伏圈是被褒蛮子打破了,当然褒蛮子若是知道结局的话,还是不冲突这一轮埋伏圈更好 。